“鈞衡付蹶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鈞衡付蹶張”全詩
賈生年尚少,且去傅諸王。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記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記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劍履崇刀筆,鈞衡付蹶張。
賈生年尚少,且去傅諸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年輕的人,名叫賈生,他放下了劍、履、崇高的地位、刀和筆,去追尋自己的志向。他選擇了離開宮廷,不再侍奉各個王公貴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賈生年輕而有志向的形象。"劍履崇刀筆"表示他摒棄了武力和文才,放棄了尊貴的地位和權力。"鈞衡付蹶張"意味著他放棄了權謀和政治斗爭,選擇了追求自己內心的真實和自由。"賈生年尚少,且去傅諸王"表明他年紀尚輕,但已經決定離開宮廷,不再侍奉各個王公貴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年輕人追求自由和追求內心真實的理解和贊美。賈生代表了那些不甘被束縛和局限的年輕人,他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價值觀。作者通過這首詩詞呼吁年輕人要珍視自己的獨立思考和選擇權,不被外界的誘惑和束縛所左右。同時,這首詩詞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一部分年輕人對政治權力的追求和追逐的不滿,以及他們選擇離開宮廷尋求自由和獨立的決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年輕人的形象,表達了對追求自由和真實的贊美,并對年輕人勇敢追求理想的行為表示認同。它在宋代社會背景下,通過個人的選擇和抉擇,展示了對自主精神的尊重和贊美。
“鈞衡付蹶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jì shí shǒu
雜記十首
jiàn lǚ chóng dāo bǐ, jūn héng fù jué zhāng.
劍履崇刀筆,鈞衡付蹶張。
jiǎ shēng nián shàng shǎo, qiě qù fù zhū wáng.
賈生年尚少,且去傅諸王。
“鈞衡付蹶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