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皮袋有形為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臭皮袋有形為累”全詩
臭皮袋有形為累,古錦囊無句可收。
拾穗翁饑歌不輟,散花人黠去難留。
荒村不辦肩輿者,未害先生策杖游。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上十四吟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十四吟十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為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萬里當年慕建侯,
In the past, I admired General Jianhou from afar,
而今癡坐衲蒙頭。
But now, I sit foolishly with a patched robe over my head.
臭皮袋有形為累,
This stinking leather bag is a burden,
古錦囊無句可收。
The ancient brocade bag holds no meaningful lines.
拾穗翁饑歌不輟,
The old man gathering grain sings without ceasing despite his hunger,
散花人黠去難留。
The mischievous person scattering flowers departs and is difficult to retain.
荒村不辦肩輿者,
In the deserted village, there are no sedan chairs in use,
未害先生策杖游。
The scholar wanders leisurely without being hindered.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劉克莊對時代變遷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與感慨。第一句描述了自己曾經對建康(指宋代將領岳飛)的崇敬之情,但如今卻坐在僧袍下愚昧無知。這里的建侯可以理解為岳飛,他是宋代著名的將領,因其忠誠和才干備受推崇。劉克莊通過對比自己的現狀,抒發了自己對過去激情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對自身現狀的失落和自嘲。
第二句中,臭皮袋和古錦囊都是象征物,代表了劉克莊自己的詩才。臭皮袋有形為累,意味著自己的才華雖然存在,但卻成為了負擔。古錦囊無句可收,則表達了劉克莊的詩才在此時無法創作出有價值的詩句,或者說他感到自己的才華已經枯竭,無法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第三句和第四句描述了兩個形象的對比。拾穗翁饑歌不輟,描繪了一個老人在饑餓的情況下仍然歡快地唱歌,表達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散花人黠去難留,描述了一個散發花朵的人離開了,意味著美好的事物往往難以長久留存。通過這兩個形象的對比,劉克莊表達了對生活中喜悅和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無奈。
最后兩句描述了荒村中的景象。荒村不辦肩輿者,指出在貧瘠的鄉村,人們沒有財力使用肩輿,暗示了農民貧困的狀況。未害先生策杖游,表示即使是貧困的學者,也可以自由地拿著拐杖游蕩,暗示了學者們的精神自由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劉克莊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他在描繪自己的現實境遇的同時,也抒發了對過去理想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慨。整體上,這首詩詞流露出一種對萬里當年慕建侯,
In the past, I admired General Jianhou from afar,
而今癡坐衲蒙頭。
But now, I sit foolishly with a patched robe over my head.
臭皮袋有形為累,
This stinking leather bag is a burden,
古錦囊無句可收。
The ancient brocade bag holds no meaningful lines.
拾穗翁饑歌不輟,
The old man gathering grain sings without ceasing despite his hunger,
散花人黠去難留。
The mischievous person scattering flowers departs and is difficult to retain.
荒村不辦肩輿者,
In the deserted village, there are no sedan chairs in use,
未害先生策杖游。
The scholar wanders leisurely without being hindered.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劉克莊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第一句描繪了自己曾經對建康(指宋代將領岳飛)的崇敬之情,但如今卻坐在僧袍下愚昧無知。這里的建侯可以理解為岳飛,他是宋代著名的將領,因其忠誠和才干備受推崇。劉克莊通過對比自己的現狀,抒發了對過去激情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對自身現狀的失落和自嘲。
第二句中,臭皮袋和古錦囊都是象征物,代表了劉克莊自己的詩才。臭皮袋有形為累,意味著自己的才華雖然存在,但卻成為了負擔。古錦囊無句可收,則表達了劉克莊的詩才在此時無法創作出有價值的詩句,或者說他感到自己的才華已經枯竭,無法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第三句和第四句描述了兩個形象的對比。拾穗翁饑歌不輟,描繪了一個老人在饑餓的情況下仍然歡樂地唱歌,表達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散花人黠去難留,描述了一個撒花的人離開了,意味著美好的事物往往難以長久留存。通過這兩個形象的對比,劉克莊表達了對生活中喜悅和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無奈。
最后兩句描述了荒村中的景象。荒村不辦肩輿者,指出在貧瘠的鄉村,人們沒有財力使用肩輿,暗示了農民貧困的狀況。未害先生策杖游,表示即使是貧困的學者,也可以自由地拿著拐杖游蕩,暗示了學者們的精神自由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劉克莊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思考。他在描繪自己的現實境遇的同時,也抒發了對過去理想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慨。整體上,這首詩詞流露出一種對時代變遷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對自身才華和命運的思考。
“臭皮袋有形為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hí sì yín shí shǒu
上十四吟十首
wàn lǐ dāng nián mù jiàn hóu, ér jīn chī zuò nà méng tóu.
萬里當年慕建侯,而今癡坐衲蒙頭。
chòu pí dài yǒu xíng wèi lèi, gǔ jǐn náng wú jù kě shōu.
臭皮袋有形為累,古錦囊無句可收。
shí suì wēng jī gē bù chuò, sàn huā rén xiá qù nán liú.
拾穗翁饑歌不輟,散花人黠去難留。
huāng cūn bù bàn jiān yú zhě, wèi hài xiān shēng cè zhàng yóu.
荒村不辦肩輿者,未害先生策杖游。
“臭皮袋有形為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