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闈入夏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褰闈入夏堂”全詩
盥漱臨寒水,褰闈入夏堂。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
袞袞承嘉話,清風納晚涼。
分類:
作者簡介(嚴維)
嚴維(生卒年未詳),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余。后歷秘書郎。代宗大歷(766—779)間,嚴中丞節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辟佐幕府。遷余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夏日納涼》嚴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納涼》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嚴維。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里野客來到山陰,看到鏡中的自己與仙郎相接。他們在寒水中盥漱,然后褪去室內的簾子進入夏季的堂屋。杉松的影子在陽光下交織,枕簟上倒映著湖水的光芒。他們暢談著美好的事物,清風吹進納涼。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陰過野客,
來到鏡中傳送給仙郎。
盥洗后站在寒冷的水前,
褪去廚房的簾子,闖入夏天的堂屋。
杉樹和松樹的影子在陽光下互相交織,
枕頭和簟子上映著湖水的光亮。
衣冠整齊地傳遞著美好的話語,
清風吹進,迎接夜晚的涼爽。
這首詩詞表達了夏季的清涼和舒適。詩人通過描繪野客來到山陰的情景,表現了山清水秀的景色。鏡中的自己與仙郎相接,可以理解為詩人心境的美好和與自然的融洽。詩人在寒水中盥洗,褪去室內的簾子進入夏季的堂屋,體現了追求舒適和與自然相互融合的愿望。杉松的影子和湖光在陽光下交織,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衣冠整齊的采訪對象傳遞著美好的對話,清風吹進納涼,使人感覺舒適宜人。整首詩給人以清涼、舒適和和諧的感覺,展現了夏季的美好景象。
“褰闈入夏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nà liáng
夏日納涼
shān yīn guò yě kè, jìng lǐ jiē xiān láng.
山陰過野客,鏡里接仙郎。
guàn shù lín hán shuǐ, qiān wéi rù xià táng.
盥漱臨寒水,褰闈入夏堂。
shān sōng jiāo rì yǐng, zhěn diàn shàng hú guāng.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
gǔn gǔn chéng jiā huà, qīng fēng nà wǎn liáng.
袞袞承嘉話,清風納晚涼。
“褰闈入夏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