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恨歐公不讀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恨歐公不讀書”全詩
浩嘆諸劉今已矣,路傍喬木日凋疏。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嘲介甫行新法,
常恨歐公不讀書。
浩嘆諸劉今已矣,
路傍喬木日凋疏。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狀況的不滿和對士人境遇的思考。詩中提到了介甫和歐公兩位官員,介甫可能指的是當時負責推行新法的宰相范仲淹,而歐公則代表了一位名叫歐陽修的文學家。作者嘲諷介甫推行的新法,并感嘆歐公不重視讀書學習。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如今時光的感嘆,形容路旁的喬木漸漸凋謝稀疏,暗喻時代的變遷和士人的困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和士人命運的思考。作者以嘲諷的口吻批評介甫行新法,并將歐公作為對比,暗示士人應該注重讀書學習而非陷入政治斗爭之中。最后兩句則以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通過喬木的凋謝,傳達了時光流轉和士人境遇的無常與脆弱。
這首詩詞在短短四句中展現了作者對政治和文化的關注,以及對士人命運的擔憂。通過對比和隱喻,詩中呈現了時代變遷和士人境遇的無奈之感。整體上,這首詩詞言簡意賅、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批判現實、對過去懷念和對未來的思考,體現了宋代士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文化的追求。
“常恨歐公不讀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nán jiāng xī dào zhōng shí shǒu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měi cháo jiè fǔ xíng xīn fǎ, cháng hèn ōu gōng bù dú shū.
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歐公不讀書。
hào tàn zhū liú jīn yǐ yǐ, lù bàng qiáo mù rì diāo shū.
浩嘆諸劉今已矣,路傍喬木日凋疏。
“常恨歐公不讀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