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讒能離主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讒能離主眷”全詩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讒能離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雖然說你曾經鉤弄過兩個府,但最終未能達到最高權位。你不愿意參與政治,但你的才華卻留存于歷史之中。讒言能夠使你遠離朝廷,但歷史終將給予他們應有的懲罰。我深深地嘆息著這個崇尚儒學的時代,因為你這位申公并不在朝廷之中。
詩意:
這首詩詞是對某位名叫尢公的人的挽詞,表達了對他在政治上失意、受到讒言排擠的遺憾與敬意。詩中抒發了詩人對尢公不畏權勢、不屈服于世俗的態度,并對他在儒學上的推崇之情。詩人通過這首挽詞,表達了對尢公的思念和對時代的憂慮。
賞析:
1. 痛惜失意的政治生涯:詩中表達了對尢公在政治上未能達到最高官位的遺憾,以及他被讒言排擠、遠離朝廷的無奈。這種情感中流露出對清廉官員的稱贊,對政治環境的憂慮。
2. 儒學的推崇:詩中提到的“崇儒世”表達了詩人對尢公在儒學上的高尚品質的贊揚。儒學在宋代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儒士奉行的價值觀念包括忠誠、正直和修養。詩人對尢公的推崇也體現了他對儒學價值的認同。
3. 對歷史的思考:詩人通過表達對尢公的思念,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代的憂慮。他認為尢公的才華和清廉應該得到賞識和重視,而不應該被讒言所抹黑。這種對歷史的思考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關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某位政治失意者的挽歌,表達了對他在政治和儒學上的推崇,并對時代風氣和人性的反思。它展現了詩人對清廉官員和儒學價值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對政治斗爭和歷史遺憾的思考。
“讒能離主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shǐ guǎn zī zhèng mù shí yóu gōng sān shǒu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
suī yún gōu èr fǔ, zhōng wèi dào tóu tīng.
雖云鉤二府,終未到頭聽。
mì wù duō zhōng chì, yān liú le hàn qīng,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
chán néng lí zhǔ juàn, shǐ guǒ yǒu tiān xíng.
讒能離主眷,史果有天刑。
tài xī chóng rú shì, shēn gōng bù zài tíng.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讒能離主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