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囊欲答驪珠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倒囊欲答驪珠贈”全詩
鳳麟自合呈祥瑞,鳧雁何曾擊少多。
時有耦耕人共語,亦無問字客相過。
倒囊欲答驪珠贈,柰此家徒四壁何。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和吳教授投贈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吳教授投贈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袞袞登瀛更上坡,
且容老子釣煙波。
鳳麟自合呈祥瑞,
鳧雁何曾擊少多。
時有耦耕人共語,
亦無問字客相過。
倒囊欲答驪珠贈,
柰此家徒四壁何。
譯文:
威嚴的神態登上了仙山,
容我老者釣煙波。
鳳凰和麒麟自然相合,展示祥瑞之兆,
野鴨和候鳥之間并未發生過多的爭斗。
鄉下的農人時常交談,
也沒有閑雜人來打擾。
雖然想回禮答謝對方贈送的珍寶,
但是家中空空如也,四壁寂寞無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老者登上仙山,享受自然風光的情景。作者通過使用“袞袞”來形容老者的威嚴和莊重,令人感受到他的尊貴和高雅。他以自然景象中的釣魚來表達自己的悠閑和舒適,這是一種傳統的文人雅興。同時,鳳凰和麒麟的形象被用來象征吉祥和瑞氣,顯示出老者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在第三、第四句中,作者通過描述野鴨和候鳥之間并未發生過多的爭斗,暗示了在這個寧靜的場景中,生物們和諧相處,沒有爭斗和沖突。這種和平的氛圍進一步強調了老者在仙山中的寧靜和安逸。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與鄉下的農人交談的情景。耦耕人是指一起耕作的伙伴,他們在勞作之余交流談笑。這種場景展示了田園生活的寧靜和簡樸,與作者在仙山中享受自然的心境相呼應。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吳教授的感激之情。作者希望回禮答謝吳教授所贈送的珍寶,但是自己家中貧困,四壁寂寞無物,暗示了作者的貧困和無奈。這種對物質財富的無所求也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種追求,強調了精神和情感的重要性。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仙山中與自然和諧相處、感受寧靜的情景,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對物質財富的淡泊態度,展現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價值觀念。
“倒囊欲答驪珠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ú jiào shòu tóu zèng èr shǒu
和吳教授投贈二首
gǔn gǔn dēng yíng gèng shàng pō, qiě róng lǎo zi diào yān bō.
袞袞登瀛更上坡,且容老子釣煙波。
fèng lín zì hé chéng xiáng ruì, fú yàn hé zēng jī shǎo duō.
鳳麟自合呈祥瑞,鳧雁何曾擊少多。
shí yǒu ǒu gēng rén gòng yǔ, yì wú wèn zì kè xiāng guò.
時有耦耕人共語,亦無問字客相過。
dào náng yù dá lí zhū zèng, nài cǐ jiā tú sì bì hé.
倒囊欲答驪珠贈,柰此家徒四壁何。
“倒囊欲答驪珠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