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旦書窗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旦書窗外”全詩
人尋花不見,蝶有鼻先知。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記小圃花果二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記小圃花果二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書窗外,深叢茁一枝。
人尋花不見,蝶有鼻先知。
詩意:
這首詩以清晨時刻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小圃中的花果景象。詩中表達了人們尋覓花朵卻不見的情況,與此同時,蝴蝶卻能憑借其敏銳的嗅覺提前感知到花朵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花果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感受。首句“清晨書窗外,深叢茁一枝”,描繪了一個清晨的場景,窗外的深叢中長出了一枝花果。這句話通過“深叢茁一枝”表達了花果的生長良好,充滿生機的狀態。
接下來的兩句“人尋花不見,蝶有鼻先知”,則通過對人與蝴蝶的對比,凸顯了人類感知能力的局限性。人們尋找花朵卻沒有看到,而蝴蝶卻能通過嗅覺感知到花的存在。這種對比暗示了人們在繁雜的生活中可能忽視了身邊的美好事物,而蝴蝶則以其敏銳的感知能力捕捉到了自然的細微變化。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喜愛和對人類感知局限性的思考。通過描繪花果的盛開和蝴蝶的感知能力,詩詞呈現了一種對自然的贊美和思考人類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意味。這種對比和思考使詩詞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引發讀者對于人與自然、感知與存在的思考。
“清旦書窗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iǎo pǔ huā guǒ èr shí shǒu
記小圃花果二十首
qīng dàn shū chuāng wài, shēn cóng zhuó yī zhī.
清旦書窗外,深叢茁一枝。
rén xún huā bú jiàn, dié yǒu bí xiān zhī.
人尋花不見,蝶有鼻先知。
“清旦書窗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