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蕘孰肯來詢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芻蕘孰肯來詢汝”全詩
芻蕘孰肯來詢汝,薤水吾無可語公。
懷惠俱垂峴碑淚,旌廉合有寢丘封。
莆人謾課招魂些,應伴迂齋返甬東。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挽汪守宗博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汪守宗博二首》是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還笏歸為負耒農,
清談常許奉從容。
芻蕘孰肯來詢汝,
薤水吾無可語公。
懷惠俱垂峴碑淚,
旌廉合有寢丘封。
莆人謾課招魂些,
應伴迂齋返甬東。
譯文:
把笏執歸于負耒農,
清談常常能從容地作答。
草木誰會前來詢問你,
薤水之上,我無話可說給公眾。
懷念恩德,共同流下峴山碑前的淚水,
旌表廉政,合葬于寢丘之上。
莆人們徒然課招魂一些,
應該陪伴著迂回的齋室返回甬東。
詩意:
這首詩以挽聯的形式寫就,表達了對汪守宗博士的懷念和敬意。汪守宗是劉克莊的朋友,他是一位負責耕種的農民,但他卻以清談才華而聞名。詩人將自己與汪守宗的友誼描繪為歸還笏(古代官員的笏板)給農民,表示對他純樸的本性和深厚的知識的贊揚。詩人認為自己在清談中常常能夠從容地回答問題,而那些草木卻無法向汪守宗請教,因為他的智慧超越了一般人的范疇。
詩詞中還表達了對汪守宗的懷念和對他的功德的贊美。在峴山的碑前,詩人與汪守宗一同流下了淚水,這是對他們的友誼和對他的恩德的回憶。旌表廉政的墓志銘合葬于寢丘之上,顯示了汪守宗的高尚品德和忠誠。然而,莆人們卻空洞地課招魂,這可能指的是在形式主義和虛偽的社會中,人們只注重表面的功名而忽視真正的品德和價值。詩人呼吁自己應該與迂回的齋室一同回到甬東,這里可能代表了真實的人情世故和樸素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友誼的頌揚和對社會虛偽的批判,展現了作者的理想和價值觀。詩人對汪守宗的贊美既表達了對他的敬愛之情,也從中折射出自己對知識和誠信的追求。詩中對莆人們空洞的招魂行為的諷刺,反映了作者對社會虛偽現象的不滿和對真實、樸素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運用了典雅的辭藻和流暢的句式,表現出宋代詩詞的風韻和情感。通過對友誼、知識和價值觀的討論,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將自己的思想傳達給讀者,引發讀者對友情、真實性和社會現象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深情和哲理,是一篇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宋代詩作。
“芻蕘孰肯來詢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wāng shǒu zōng bó èr shǒu
挽汪守宗博二首
hái hù guī wèi fù lěi nóng, qīng tán cháng xǔ fèng cóng róng.
還笏歸為負耒農,清談常許奉從容。
chú ráo shú kěn lái xún rǔ, xiè shuǐ wú wú kě yǔ gōng.
芻蕘孰肯來詢汝,薤水吾無可語公。
huái huì jù chuí xiàn bēi lèi, jīng lián hé yǒu qǐn qiū fēng.
懷惠俱垂峴碑淚,旌廉合有寢丘封。
pú rén mán kè zhāo hún xiē, yīng bàn yū zhāi fǎn yǒng dōng.
莆人謾課招魂些,應伴迂齋返甬東。
“芻蕘孰肯來詢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