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發年多籍半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調發年多籍半空”全詩
莊農戎服來操戟,太守儒裝學拍弓。
去日初辭鄉樹綠,到時愁見戌旗紅。
募金莫作纏頭費,留制衣袍御北風。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聞城中募后有感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城中募后有感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調發年多籍半空,
虎符招補至閩中。
莊農戎服來操戟,
太守儒裝學拍弓。
去日初辭鄉樹綠,
到時愁見戌旗紅。
募金莫作纏頭費,
留制衣袍御北風。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對聞城中募兵后的感慨之作。詩中描繪了一幅軍事動蕩的景象,展現了社會動蕩時期的人們面臨的困境和沖突。詩人通過描述人們的服飾和行為,表達了對時局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社會的動蕩景象。首句"調發年多籍半空",揭示了動員兵員的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但還未能完全補充到位。"虎符招補至閩中"表明招募士兵的命令已經傳到了福建地區。
接下來的兩句"莊農戎服來操戟,太守儒裝學拍弓",對應著兩種身份的人參與到戰爭中。莊農代表著普通百姓,他們穿上戰服,拿起兵器,參與戰斗。而太守則代表著士人,他們雖然以儒學為主,但也積極參與戰爭,學習射箭技巧。
下半部分的兩句"去日初辭鄉樹綠,到時愁見戌旗紅",揭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離別和痛苦。詩人通過對鄉樹的描繪,表達了離別時的愁苦之情。而"戌旗紅"則象征著戰爭的殘酷和危險。
最后兩句"募金莫作纏頭費,留制衣袍御北風",表達了詩人對于募兵收取過高費用的批評。他呼吁人們不要把募集的錢款用于個人自私的目的,而是應該留作制作衣袍以抵御北方寒風。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社會動蕩時期的軍事景象和人們的困境。詩人表達了對時局的關切和對國家興衰的思考,展現了他對人民生活的關注和對社會風氣的批評。
“調發年多籍半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héng zhōng mù hòu yǒu gǎn èr shǒu
聞城中募后有感二首
diào fā nián duō jí bàn kōng, hǔ fú zhāo bǔ zhì mǐn zhōng.
調發年多籍半空,虎符招補至閩中。
zhuāng nóng róng fú lái cāo jǐ, tài shǒu rú zhuāng xué pāi gōng.
莊農戎服來操戟,太守儒裝學拍弓。
qù rì chū cí xiāng shù lǜ, dào shí chóu jiàn xū qí hóng.
去日初辭鄉樹綠,到時愁見戌旗紅。
mù jīn mò zuò chán tóu fèi, liú zhì yī páo yù běi fēng.
募金莫作纏頭費,留制衣袍御北風。
“調發年多籍半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