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陶陸投蓮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邀陶陸投蓮社”全詩
邀陶陸投蓮社,放山王入竹林。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
素隱非君子志,
獨樂豈賢者心。
邀陶陸投蓮社,
放山王入竹林。
譯文:
青翠溪畔的草堂,六言詩的兩首:
隱居素淡并不是君子的志向,
獨自享樂怎能表現賢者的心性。
邀請陶淵明和陸游加入蓮社,
讓山王釋放自在地進入竹林。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傳統文人的羨慕和敬仰。
第一句中的"素隱非君子志"暗示作者不滿足于世俗的成功和功名,而希望過一種簡樸淡泊的生活,這與當時士人追求官位和地位的社會氛圍形成對比。
第二句中的"獨樂豈賢者心"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的享樂與賢者的心志之間的沖突。雖然作者渴望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他也意識到這種個人主義的追求與賢者的品德和責任有所沖突。
第三句中的"邀陶陸投蓮社"暗示了作者向陶淵明和陸游這兩位文人偶像發出邀請,希望與他們一起參與文學創作和文化交流,共同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中的"放山王入竹林"表現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向往,以及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的追求。
賞析: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由、淡泊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對傳統文人的羨慕和敬仰。詩中的對比和呼應,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與追求。他既渴望過一種隱逸的生活,追求個人的自由和快樂,又意識到這種追求與賢者的道德準則存在沖突。
通過邀請陶淵明和陸游這兩位文人偶像加入蓮社,作者試圖在文化交流與創作中找到一種平衡和滿足。最后一句中的"放山王入竹林"則象征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向往,寄托了他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追求和社會責任之間的矛盾,以及對自由、自然和傳統文化的向往。它展示了一個文人內心世界的復雜性和紛擾,同時也是對當時社會價值觀的一種反思和批判。
“邀陶陸投蓮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xī cǎo táng liù yán èr shǒu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
sù yǐn fēi jūn zǐ zhì, dú lè qǐ xián zhě xīn.
素隱非君子志,獨樂豈賢者心。
yāo táo lù tóu lián shè, fàng shān wáng rù zhú lín.
邀陶陸投蓮社,放山王入竹林。
“邀陶陸投蓮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