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入少年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或入少年叢”全詩
我已無同輩,誰能起此翁。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紀游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紀游十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為遺老傳,
或入少年叢。
我已無同輩,
誰能起此翁。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自己身份的思考和對后輩的期望。他自稱為"遺老",意指自己已經年邁,對傳統文化有所傳承。他也讓自己融入到年輕人的群體中,與他們交流和互動。然而,作者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同輩了,沒有能夠與他同等地位和經歷的人。因此,他希望有人能夠繼承他的志向和理想,繼續他的事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自身的境遇和心境,表達了他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后輩的期望。詩中的"遺老"意味著作者已經年邁,他認為自己承載著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需要將這些傳統價值觀和智慧傳承下去。同時,他也不愿意與時代脫節,希望能夠與年輕人交流和互動,與他們共同探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作者深感自己已經沒有同輩了,這里的"同輩"可以理解為與他地位相當、經歷相似的人。這種孤獨感和無奈使他思考起自己的后繼者,希望有人能夠繼承他的志向和理想,將他的事業傳承下去。整首詩詞意境深遠,通過對個人命運和傳承責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后代的期許。
劉克莊是宋代文學家,他的作品以詠史抒懷為主,充滿了對時代和人生的思考。《紀游十首》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情感,反映了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后輩的期待。這首詩詞既具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蘊含著對社會和時代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或入少年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óu shí shǒu
紀游十首
zì wèi yí lǎo chuán, huò rù shào nián cóng.
自為遺老傳,或入少年叢。
wǒ yǐ wú tóng bèi, shuí néng qǐ cǐ wēng.
我已無同輩,誰能起此翁。
“或入少年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