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舉舊曾稱一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舉舊曾稱一鶚”全詩
文舉舊曾稱一鶚,退之亦自喜孤羆。
彼讒罔極身羅織,吾意憐才力發絲。
老去眼中神駿少,諸君莫怪道林師。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甲辰書事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甲辰書事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作品。這首詩以書信為題材,描繪了作者在接收信件時的喜悅與憂慮,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捷書猶濕謗書隨,
太息斯人得禍奇。
文舉舊曾稱一鶚,
退之亦自喜孤羆。
彼讒罔極身羅織,
吾意憐才力發絲。
老去眼中神駿少,
諸君莫怪道林師。
詩中的“捷書猶濕謗書隨”,表達了作者收到喜訊的喜悅之情。幾乎在同一時間,惡意的誹謗也接踵而至,使得作者感到憂慮。這種情感對比突出了人生的無常與變幻。
接著,詩中出現了“文舉舊曾稱一鶚,退之亦自喜孤羆”的句子。這句話暗示了在過去,作者曾被稱為才華出眾的鶚鳥,但他現在退隱山林,反而更加自得其樂。這種自我安慰和寧靜的心態展示了作者對于名利的超脫和對內心真實自我的追求。
接下來的幾句“彼讒罔極身羅織,吾意憐才力發絲。老去眼中神駿少,諸君莫怪道林師”,表達了作者對于誹謗者的不屑和對才華的憐惜。作者感慨自己年老后,眼中的神采已不再年輕時的炯炯有神,但他仍然保持著對才華的熱愛與追求。最后一句“諸君莫怪道林師”,是對讀者的一種自謙和勸誡,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對他的期待和理解的謙遜態度。
整首詩通過對信件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變遷和名利得失的思考。詩詞中融入了對于才華和真實自我的思索,以及對于人際關系中誹謗和誤解的寬容和超脫。這種坦然面對世事變幻的態度,以及對內心真實追求的堅守,使得這首詩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文舉舊曾稱一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 chén shū shì èr shǒu
甲辰書事二首
jié shū yóu shī bàng shū suí, tài xī sī rén dé huò qí.
捷書猶濕謗書隨,太息斯人得禍奇。
wén jǔ jiù céng chēng yī è, tuì zhī yì zì xǐ gū pí.
文舉舊曾稱一鶚,退之亦自喜孤羆。
bǐ chán wǎng jí shēn luó zhī, wú yì lián cái lì fà sī.
彼讒罔極身羅織,吾意憐才力發絲。
lǎo qù yǎn zhōng shén jùn shǎo, zhū jūn mò guài dào lín shī.
老去眼中神駿少,諸君莫怪道林師。
“文舉舊曾稱一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