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驢馱載送都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驢馱載送都市”全詩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記二帝蒙塵時。
烏虖國君之讎通百世,無人按劍決大議。
何當偏師縛頡利,一驢馱載送都市。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大梁老人行》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梁老人行》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以及賞析:
中文譯文:
大梁宮中設氈屋,
大梁少年胡結束。
少年嘻笑老人悲,
尚記二帝蒙塵時。
烏虖國君之讎通百世,
無人按劍決大議。
何當偏師縛頡利,
一驢馱載送都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大梁宮中的老人為主人公,描述了大梁少年們的輕狂和老人的悲傷,同時也反映了國家的困境和社會的不公。
詩的開頭描繪了大梁宮中設立的氈屋,這是一個虛構的場景,用來象征年輕人的輕浮和享樂。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大梁的少年們在胡亂玩耍和嬉笑,而老人卻感到悲傷。這里的對比展現了年輕與老老實實的不同態度,暗示了年輕人對歷史的忽視和對社會現實的漠視。
接著,詩人提到老人依然記得兩個帝王被埋沒的時刻。這里的"二帝"指的是宋真宗和宋仁宗,他們在位時國家形勢動蕩,被外敵侵略,而人們卻沒有采取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導致國家一蹶不振。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以烏虖國君的復仇為例,暗示了歷史的復雜性和命運的輪回。烏虖國君之讎通百世,意味著仇恨可以延續數代。而無人按劍決大議,則表明沒有人來采取行動來解決問題,導致社會無法改變。
最后兩句,詩人呼喚著何時能有一個偏師,將頡利(指不義之人)縛起來,并一驢馱載送到都市。這里的偏師可以理解為正義的力量,頡利則是社會的弊端和不公之人。詩人希望有人能夠主動行動,改變社會的現狀和追求公平正義。
總的來說,《大梁老人行》通過描繪大梁宮中的少年和老人的對比,以及對歷史和社會現實的批判,表達了對于社會不公和對于人們對歷史的忽視的憂慮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于正義和改變的渴望,呼喚著有人能夠站出來,扭轉社會的局面。
“一驢馱載送都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liáng lǎo rén xíng
大梁老人行
dà liáng gōng zhōng shè zhān wū, dà liáng shào nián hú jié shù.
大梁宮中設氈屋,大梁少年胡結束。
shào nián xī xiào lǎo rén bēi, shàng jì èr dì méng chén shí.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記二帝蒙塵時。
wū hū guó jūn zhī chóu tōng bǎi shì, wú rén àn jiàn jué dà yì.
烏虖國君之讎通百世,無人按劍決大議。
hé dāng piān shī fù xié lì, yī lǘ tuó zài sòng dū shì.
何當偏師縛頡利,一驢馱載送都市。
“一驢馱載送都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