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飛塞北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塵飛塞北境”全詩
漢將懷不平,讎擾當遠屏。
金革臥不暖,起舞霜月冷。
點軍三十千,部伍嚴以整。
酣戰祈成功,于焉罷邊釁。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塞上曲》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上曲》是唐代詩人顧況的作品,描繪了北方邊塞的戰事和士兵們的忠誠與奉獻精神。
黠虜初南下,塵飛塞北境。
漢將懷不平,讎擾當遠屏。
金革臥不暖,起舞霜月冷。
點軍三十千,部伍嚴以整。
酣戰祈成功,于焉罷邊釁。
整首詩詞以邊塞戍衛之事為主題,通過具體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將士們對抵御邊境敵寇的決心和奉獻。詩中,黠虜初次南下,塞北地區塵土飛揚。漢將心懷不平,對邊境的敵人進行報復。冰天雪地中,士兵們在嚴寒中戰斗,奮起抵御敵人的侵襲。將士們壯志凌云,決心要獲得勝利。
整首詩詞結構嚴謹,運用了明快而鏗鏘的節奏和有力的描寫語言,將邊塞的艱苦環境和士兵們的堅毅態度展現得十分逼真。通過描寫士兵們的決心和奉獻精神,表達了其對家園、對國家的熱愛和保衛之心,充分展示了北方邊塞守衛的英勇形象。
詩詞中描繪的黠虜南下、漢將報復、戰斗的場景,以及士兵們英勇無畏的精神,展示了軍人們為國家和家園奮斗的決心和信念。同時,反映了唐代邊塞戍衛的艱苦和困境,以及士兵們在嚴寒環境中的頑強抵抗精神。這首詩詞既是對軍人的贊美,也是對國家和家園的忠誠表達。
“塵飛塞北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shàng qǔ
塞上曲
xiá lǔ chū nán xià, chén fēi sài běi jìng.
黠虜初南下,塵飛塞北境。
hàn jiāng huái bù píng, chóu rǎo dāng yuǎn píng.
漢將懷不平,讎擾當遠屏。
jīn gé wò bù nuǎn, qǐ wǔ shuāng yuè lěng.
金革臥不暖,起舞霜月冷。
diǎn jūn sān shí qiān, bù wǔ yán yǐ zhěng.
點軍三十千,部伍嚴以整。
hān zhàn qí chéng gōng, yú yān bà biān xìn.
酣戰祈成功,于焉罷邊釁。
“塵飛塞北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