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陳董大夫三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蚤陳董大夫三策”全詩
唐律胚胎梨嶺作,古文骨髓艾軒傳。
蚤陳董大夫三策,肯覓原夫輩一聯。
若過溪邊叩宗旨,為余問訊玉堂仙。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答林逮贄卷因以送行》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林逮贄卷因以送行》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都忘幾桉有華箋,
但怪虹光夜屬天。
唐律胚胎梨嶺作,
古文骨髓艾軒傳。
蚤陳董大夫三策,
肯覓原夫輩一聯。
若過溪邊叩宗旨,
為余問訊玉堂仙。
中文譯文:
都忘記了幾時有華麗的箋紙,
只怪虹光只在夜晚天空中出現。
唐律在胎中形成,如梨嶺一般。
古文如骨髓,艾軒傳承其中。
早早陳述董大夫的三條計策,
是否愿意尋找那位原來的同輩詩人聯句。
如果你經過溪邊,向那位宗旨請教,
請代我向那位在玉堂中仙人問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的回答給林逮的贄卷,并以此送行的作品。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林逮的贊賞和敬意,并以自己的詩詞才華來回應他的贈詩。
首先,詩人說自己已經忘記了幾時開始使用華麗的箋紙,只怪虹光只在夜晚天空中出現,暗示了他在創作詩詞時的默默努力和創造力。接著,詩人提到唐律和古文,唐律指的是唐代的律詩,而古文則是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作。詩人將唐律比喻為胚胎,在梨嶺中形成,暗示了他對唐代律詩的學習和傳承。古文則被比喻為骨髓,艾軒傳承其中,表達了他對古代文學的研究和吸收。
接下來,詩人向林逮陳述了董大夫的三條計策,表示自己早早就準備好了回應他的聯句。然后,詩人詢問是否能夠找到那位原來的同輩詩人,意味著他希望和林逮進行詩詞交流和對答。最后,詩人鼓勵林逮,如果他經過溪邊并有機會拜訪那位詩人,可以代他向那位在玉堂中的仙人問候。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林逮的欣賞和敬意,同時展示了自己的詩詞才華和對古代文學的研究。詩人以自己的詩詞回應林逮的贄卷,傳遞了對詩詞創作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責任感。
“蚤陳董大夫三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ín dǎi zhì juǎn yīn yǐ sòng xíng
答林逮贄卷因以送行
dōu wàng jǐ ān yǒu huá jiān, dàn guài hóng guāng yè shǔ tiān.
都忘幾桉有華箋,但怪虹光夜屬天。
táng lǜ pēi tāi lí lǐng zuò, gǔ wén gǔ suǐ ài xuān chuán.
唐律胚胎梨嶺作,古文骨髓艾軒傳。
zǎo chén dǒng dài fū sān cè, kěn mì yuán fū bèi yī lián.
蚤陳董大夫三策,肯覓原夫輩一聯。
ruò guò xī biān kòu zōng zhǐ, wèi yú wèn xùn yù táng xiān.
若過溪邊叩宗旨,為余問訊玉堂仙。
“蚤陳董大夫三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