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憂欲碎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殷憂欲碎心”全詩
馬嘶淮祲惡,鵑叫蜀冤深。
玉座方亭箸,椒涂亦脫簪。
好為諫臣論,莫作醉翁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癸卯上元即席次楊使君韻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癸卯上元即席次楊使君韻二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縱觀姑游目,殷憂欲碎心。
馬嘶淮祲惡,鵑叫蜀冤深。
玉座方亭箸,椒涂亦脫簪。
好為諫臣論,莫作醉翁吟。
詩意:
這首詩詞以即興之作的方式,記錄了作者在某個上元節(農歷正月十五)即席上的感受和思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以及對士人角色的思考。
賞析:
該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情感,展現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士人角色的思考。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縱觀姑游目,殷憂欲碎心。
"姑游"指的是上元節時人們在游覽、游玩中的熱鬧景象。作者通過"縱觀"來形容自己眼中所見,表達了他對整個時局的關切。"殷憂欲碎心"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愁苦和不安。
馬嘶淮祲惡,鵑叫蜀冤深。
"淮祲"是指風雨交加,形容天氣惡劣;"蜀冤"指的是蜀地的冤屈。這兩句通過描繪自然現象,表達了社會動蕩和人民苦難的形象。馬嘶和鵑叫作為動物的聲音,暗示了社會的不安和人民的痛苦。
玉座方亭箸,椒涂亦脫簪。
"玉座方亭箸"指的是官座和宮廷中的珍貴物件,暗示了權位和威嚴。"椒涂亦脫簪"表示椒涂(指的是官員)也有可能失去頭上的簪子(指的是官職),表達了官員身份不穩定的憂慮。
好為諫臣論,莫作醉翁吟。
"好為諫臣論"表達了作者愿意以諫言之聲來表達自己的憂慮和對時局的擔憂。"莫作醉翁吟"則是告誡自己不要像醉翁一樣只沉湎于詩酒之樂,而是要以諫言的身份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憂慮。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社會現實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示了作者對時局的擔憂和對士人角色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動蕩的天氣、失去的權位和對時事的憂慮,凸顯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對社會現實的關切。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讓人反思士人的責任與角色,以及在動蕩時局中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憂慮和觀點。
“殷憂欲碎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ǐ mǎo shàng yuán jí xí cì yáng shǐ jūn yùn èr shǒu
癸卯上元即席次楊使君韻二首
zòng guān gū yóu mù, yīn yōu yù suì xīn.
縱觀姑游目,殷憂欲碎心。
mǎ sī huái jìn è, juān jiào shǔ yuān shēn.
馬嘶淮祲惡,鵑叫蜀冤深。
yù zuò fāng tíng zhù, jiāo tú yì tuō zān.
玉座方亭箸,椒涂亦脫簪。
hǎo wèi jiàn chén lùn, mò zuò zuì wēng yín.
好為諫臣論,莫作醉翁吟。
“殷憂欲碎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