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引漓江會湘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引漓江會湘水”全詩
楚山憂赭石畏鞭,鑿崖通塹三百里。
篙師安知有史錄,割牲沈幣祀瀆鬼。
我舟閣淺懷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
只今渠廢無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鏵觜》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鏵觜》是一首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靈渠的景觀和作者對其的思考和感慨。
靈渠是一條自秦始皇時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它將漓江引入湘水,使交通更加便利。詩中提到了楚山,楚山是靈渠經過的地方,作者描述了楚山的景色和其中的赭石。赭石是一種紅色的石頭,作者提到楚山憂慮這些赭石會傷害到船只,因此通過鑿崖通塹,開辟了長達三百里的水道,使船只能順利通過。
詩中還提到了篙師,他們是負責操縱船篙的船工。詩中說篙師不知道靈渠的歷史與功績,只是為了航行的便利而工作。作者用"割牲沈幣祀瀆鬼"的表達方式,暗示篙師們在工作中可能會忽略了靈渠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靈渠的思考。他說自己的船只停靠在淺灘上,心情淺薄,像普通人一樣平凡。然而,如果是在古代,作為修建靈渠的奇才,他就會成為天下矚目的人物。然而,現在靈渠已經廢棄,沒有人來修繕。作者對此感嘆,嗟嘆秦朝的官吏們沒有將靈渠視為重要的事物,沒有及時進行修復。
整首詩以描繪靈渠的壯麗景觀為主線,通過對篙師對靈渠歷史的無知和自己對靈渠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靈渠的珍視和對歷史遺失的惋惜之情。詩中還融入了對個人命運與歷史關系的思考,以及對官吏忽視文化遺產的批評。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世傳靈渠自秦始,
南引漓江會湘水。
楚山憂赭石畏鞭,
鑿崖通塹三百里。
篙師安知有史錄,
割牲沈幣祀瀆鬼。
我舟閣淺懷若人,
要是天下奇男子。
只今渠廢無人修,
嗟乎秦吏未易訾。
這首詩通過描繪靈渠的壯麗景觀和作者的思考,表達了對靈渠的珍視和對歷史遺失的惋惜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個人命運與歷史關系的思考,以及對官吏忽視文化遺產的批評。
“南引漓江會湘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 zī
鏵觜
shì chuán líng qú zì qín shǐ, nán yǐn lí jiāng huì xiāng shuǐ.
世傳靈渠自秦始,南引漓江會湘水。
chǔ shān yōu zhě shí wèi biān, záo yá tōng qiàn sān bǎi lǐ.
楚山憂赭石畏鞭,鑿崖通塹三百里。
gāo shī ān zhī yǒu shǐ lù, gē shēng shěn bì sì dú guǐ.
篙師安知有史錄,割牲沈幣祀瀆鬼。
wǒ zhōu gé qiǎn huái ruò rén, yào shì tiān xià qí nán zǐ.
我舟閣淺懷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
zhǐ jīn qú fèi wú rén xiū, jiē hū qín lì wèi yì zī.
只今渠廢無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
“南引漓江會湘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