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宜席帽載貧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宜席帽載貧儒”全詩
行時亦肯過橋否,饑后還能飲澗無。
不稱金鞍馱侍女,只宜席帽載貧儒。
濡陵雨雪詩家事,乞與它年做畫圖。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柬人求驢子》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柬人求驢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聞在江寧得小驢,
價高人說是名駒。
行時亦肯過橋否,
饑后還能飲澗無。
不稱金鞍馱侍女,
只宜席帽載貧儒。
濡陵雨雪詩家事,
乞與它年做畫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聽說在江寧得到了一匹小驢,
有人說它是一匹名駒,價值不菲。
在行進的時候,它也肯跨過橋,
即使饑餓之后,它仍然能夠飲水于澗泉中。
它不適合負載金鞍馱著女仆,
只適合用席帽來裝載貧窮的文人。
在濡陵的雨雪中,詩人正在從事創作,
希望將來能夠用畫圖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匹小驢,表達了作者對純潔、樸實的追求和對自由、獨立個性的崇尚。作者以驢子為象征,將其美好的品質與人們常常追求的虛榮、功利相對立。詩中的小驢不被負載金鞍和侍女,而是適合貧窮的文人使用席帽來裝載,強調了詩人對精神追求和內在價值的重視。
詩中還通過描述小驢的行為,如跨過橋和飲澗,展現了它的勇敢和堅韌不拔的品質。這與作者在濡陵的雨雪中從事詩歌創作的情景相呼應,表達了詩人對于艱難環境下堅持追求藝術的決心和堅定信念。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小驢的形象,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追求內在價值和精神自由的思考。它善于利用寓言和意象,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從中體味到更深層次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只宜席帽載貧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rén qiú lǘ zǐ
柬人求驢子
wén zài jiāng níng dé xiǎo lǘ, jià gāo rén shuō shì míng jū.
聞在江寧得小驢,價高人說是名駒。
xíng shí yì kěn guò qiáo fǒu, jī hòu hái néng yǐn jiàn wú.
行時亦肯過橋否,饑后還能飲澗無。
bù chēng jīn ān tuó shì nǚ, zhǐ yí xí mào zài pín rú.
不稱金鞍馱侍女,只宜席帽載貧儒。
rú líng yǔ xuě shī jiā shì, qǐ yǔ tā nián zuò huà tú.
濡陵雨雪詩家事,乞與它年做畫圖。
“只宜席帽載貧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