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卻恐倍勞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加工卻恐倍勞民”全詩
晉陽昔僅存三板,瓠子今誰助束薪。
恃陋竊憂難御冠,加工卻恐倍勞民。
狂生亦豈前知者,曾是邊城荷杵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梅雨隳城自用前韻》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雨隳城自用前韻》是劉克莊的宋代詩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疊石黏灰事尚新,
忽因沾漬減嶙峋。
晉陽昔僅存三板,
瓠子今誰助束薪。
恃陋竊憂難御冠,
加工卻恐倍勞民。
狂生亦豈前知者,
曾是邊城荷杵人。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對自己的境遇和社會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疊石、黏灰等形象描繪了一種粗糙、未經雕琢的狀態,表達了作者對自身不得志的憂慮。晉陽曾經只剩下三塊板石,而現在誰還會幫助束薪?這里象征著曾經的榮耀已經消逝,現在的人們不再關注邊城的困境。作者感到自己的才華被埋沒,因為他無法獲得適當的機會去施展才能。雖然他渴望有機會改變現狀,但他也擔心努力加工自己會給他人增添負擔。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自嘲,他認為自己是個瘋狂的人,無法預知未來,曾經只是一個在邊城搖動木杵的普通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通過描繪具體的場景和形象,展現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社會變遷的觸動。詩中的疊石黏灰、沾漬減嶙峋等形象描繪了作者的狀態,同時也象征著社會的不完善和動蕩。通過晉陽三板、瓠子束薪等細節,詩人成功地傳達了自己的憂慮和無奈。最后兩句以自嘲的語氣表達了作者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使整首詩更具諷刺意味。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展示了作者的情感與思考,呈現出一種深沉的哀怨情調,引發讀者對人生、社會變遷和個人價值的思考。
“加工卻恐倍勞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yǔ huī chéng zì yòng qián yùn
梅雨隳城自用前韻
dié shí nián huī shì shàng xīn, hū yīn zhān zì jiǎn lín xún.
疊石黏灰事尚新,忽因沾漬減嶙峋。
jìn yáng xī jǐn cún sān bǎn, hù zǐ jīn shuí zhù shù xīn.
晉陽昔僅存三板,瓠子今誰助束薪。
shì lòu qiè yōu nán yù guān, jiā gōng què kǒng bèi láo mín.
恃陋竊憂難御冠,加工卻恐倍勞民。
kuáng shēng yì qǐ qián zhī zhě, céng shì biān chéng hé chǔ rén.
狂生亦豈前知者,曾是邊城荷杵人。
“加工卻恐倍勞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