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有何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風明月有何窮”全詩
自是詩人才思窘,清風明月有何窮。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秋望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望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舍南舍北種芙蓉,
及到秋來次第紅。
自是詩人才思窘,
清風明月有何窮。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思不繼的感觸,同時反映了自然界中清風和明月的無窮之美。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寫芙蓉花的變化和秋天的到來,表達了時間的推移與事物的更迭。舍南舍北種芙蓉,描述了芙蓉花在不同地方的種植,隨著秋天的到來,芙蓉花逐漸變紅。這里芙蓉花的紅色可以被視為秋天的象征,也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變化。
接下來的兩句“自是詩人才思窘,清風明月有何窮”,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思不繼的無奈之情。詩人意識到自己的才思不再如過去那樣靈光,對此感到無奈和困窘。然而,他同時表達了對清風和明月的贊美。清風和明月被視為古人詩詞創作中的常見意象,代表著高遠、純潔和無窮的美。詩人通過這兩句表達了自己對于才思枯竭的無奈,同時也借清風明月的形象來反襯自己的平凡。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詞句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同時,清風明月的描繪也賦予了詩中的抒情色彩,給人以深深的意境感受。
“清風明月有何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àng èr shǒu
秋望二首
shě nán shě běi zhǒng fú róng, jí dào qiū lái cì dì hóng.
舍南舍北種芙蓉,及到秋來次第紅。
zì shì shī rén cái sī jiǒng, qīng fēng míng yuè yǒu hé qióng.
自是詩人才思窘,清風明月有何窮。
“清風明月有何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