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荷有晚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陂荷有晚花”全詩
原稼無全穗,陂荷有晚花。
疏鐘逾澗響,微月轉林斜。
鄰媼頭如雪,燈前自績麻。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宿莊家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莊家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秋風露變,
偶出憩莊家。
原稼無全穗,
陂荷有晚花。
疏鐘逾澗響,
微月轉林斜。
鄰媼頭如雪,
燈前自績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初秋的景象,詩人偶然間來到一個莊園,觀察到了一系列景致。在莊園中,莊稼已經長勢不佳,沒有完全結實的谷穗,而水坑中的荷花則在晚間綻放。遠處的鐘聲隨著山澗傳來,微弱的月光在林間轉動。詩人還看到了鄰居家的婦人,頭發白得像雪一樣,在燈前自己織麻布。
賞析:
這首詩詞以初秋的景象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形象。詩人運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景象描繪得生動而真實。
詩中的"初秋風露變"表達了季節的轉換和自然界的變化,暗示了秋天的臨近。詩人在偶然間來到莊園,這里的景色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描繪莊園中的景物是這首詩詞的重點之一。原本應該豐滿結實的莊稼卻沒有完全長成,這反映了農作物生長的不易和豐收的不確定性。而水坑中的荷花在晚間盛開,給人一種寂靜、幽美的感覺。
詩中的鐘聲和月光增添了詩意的層次。遠處的疏鐘逾澗響,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與詩詞的意境相呼應。微弱的月光在林間轉動,給人一種神秘、溫柔的印象。
最后,詩人在莊園附近看到了鄰居家的婦人,她的頭發已經白得像雪一樣。這一景象通過對比襯托,使詩詞更加生動。婦人在燈前自己織麻布,展示了她孜孜不倦的勞作和樸素的生活。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關注和感悟。通過細膩的語言和意象,詩人刻畫了初秋的景致,傳達了對世態炎涼和歲月流轉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陂荷有晚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uāng jiā èr shǒu
宿莊家二首
chū qiū fēng lù biàn, ǒu chū qì zhuāng jiā.
初秋風露變,偶出憩莊家。
yuán jià wú quán suì, bēi hé yǒu wǎn huā.
原稼無全穗,陂荷有晚花。
shū zhōng yú jiàn xiǎng, wēi yuè zhuǎn lín xié.
疏鐘逾澗響,微月轉林斜。
lín ǎo tóu rú xuě, dēng qián zì jī má.
鄰媼頭如雪,燈前自績麻。
“陂荷有晚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