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無對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于今無對壘”全詩
都未飽鯨膾,徒然烹蟣肝。
于今無對壘,亙古有荒壇。
改竄無全句,明朝更取看。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題近藁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近藁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世間瑣碎的小事物,以及人們在追求享受時的困境和無奈。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題近藁二首》
世間小家數,不瘦失之寒。
都未飽鯨膾,徒然烹蟣肝。
于今無對壘,亙古有荒壇。
改竄無全句,明朝更取看。
譯文:
在世間,小家庭的計算不夠精確,結果失去了溫暖。
即使未能品嘗到美味的鯨膾,卻徒勞地烹煮著蟣肝。
如今找不到對照物,而古代就有荒廢的祭壇。
詩句被篡改得不完整,明天再來看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們追求享受和物質利益的一種諷刺和嘲諷態度。詩中的"世間小家數"指的是人們對于瑣碎事物的計較,以及他們為了小利而失去了真正的溫暖和幸福。"不瘦失之寒"一句意味著由于計算不準確,人們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反而失去了溫暖和幸福的感受。
接著,詩中提到了"都未飽鯨膾,徒然烹蟣肝"。這里通過鯨膾和蟣肝的對比,揭示了人們追求享受時的困境。鯨膾是一種珍貴的美食,而蟣肝則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小吃,但人們卻徒勞地去烹飪蟣肝,無法品嘗到真正的美味。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于今無對壘,亙古有荒壇",暗示現代人無法找到對照物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和價值觀,而古代的荒廢祭壇則象征著人們對于傳統信仰和價值觀的忽視和遺忘。
最后兩句"改竄無全句,明朝更取看"表達了作者對于詩句被篡改的不滿,同時也透露出對明天的期待,希望人們能夠更加慎重地對待自己的行為和追求,重新審視并尋找真正的價值。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瑣碎小事和追求享受的諷刺揭示了現代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過程中可能失去的真正的溫暖和幸福,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傳統價值觀的思考和反思。
“于今無對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ìn gǎo èr shǒu
題近藁二首
shì jiān xiǎo jiā shù, bù shòu shī zhī hán.
世間小家數,不瘦失之寒。
dōu wèi bǎo jīng kuài, tú rán pēng jǐ gān.
都未飽鯨膾,徒然烹蟣肝。
yú jīn wú duì lěi, gèn gǔ yǒu huāng tán.
于今無對壘,亙古有荒壇。
gǎi cuàn wú quán jù, míng cháo gèng qǔ kàn.
改竄無全句,明朝更取看。
“于今無對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