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巖作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死因巖作墓”全詩
死因巖作墓,生以石為扉。
已嘆逃名是,猶嫌學佛非。
后來無此士,不但鶴書稀。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蔡溪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蔡溪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愛瀑戀苔磯,難招出翠微。
死因巖作墓,生以石為扉。
已嘆逃名是,猶嫌學佛非。
后來無此士,不但鶴書稀。
詩意:
這首詩以蔡溪巖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景觀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瀑布、青苔和巖石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珍視。詩人在描述蔡溪巖的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對名利和修行的矛盾心態以及對士人境遇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蔡溪巖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賦予人文意義的寓意,展示了詩人的感受和思考。首兩句"愛瀑戀苔磯,難招出翠微"表達了詩人對瀑布和青苔的喜愛之情,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往往難以捕捉到自然之美的微妙之處。接下來的兩句"死因巖作墓,生以石為扉"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死和命運的思考,巖石既是人們的墓地,也是生命的門戶,暗示了生與死、命運與命門的關聯。
接著,詩人寫道"已嘆逃名是,猶嫌學佛非",表達了對于追求名利的矛盾心態。詩人認為逃避名利是可嘆的,但對于學佛修行也存在疑慮。最后兩句"后來無此士,不但鶴書稀"則表達了對于當時士人境遇的憂慮,詩人認為后世再難找到像他這樣的人才,不僅僅是文人才子如此稀缺,就連象征文人的書信(鶴書)也變得罕見。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表現自然景觀和抒發個人情感,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命運的深思熟慮。它既有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也有對人生境遇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展示了宋代詩人對于人生的獨特見解。
“死因巖作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ài xī yán
蔡溪巖
ài pù liàn tái jī, nán zhāo chū cuì wēi.
愛瀑戀苔磯,難招出翠微。
sǐ yīn yán zuò mù, shēng yǐ shí wèi fēi.
死因巖作墓,生以石為扉。
yǐ tàn táo míng shì, yóu xián xué fó fēi.
已嘆逃名是,猶嫌學佛非。
hòu lái wú cǐ shì, bù dàn hè shū xī.
后來無此士,不但鶴書稀。
“死因巖作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