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疑有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岱宗疑有趾”全詩
岱宗疑有趾,海若忽無津。
傳遠須公等,鑽堅盡此身。
平生師友意,非為雨中巾。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和西外趙知宗》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西外趙知宗》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斤妙斬如神,
源深汲愈新。
岱宗疑有趾,
海若忽無津。
傳遠須公等,
鉆堅盡此身。
平生師友意,
非為雨中巾。
中文譯文:
以精妙的切割技藝如神一般,
源頭深遠,通過汲取而愈發更新。
岱宗山像是有腳趾一樣讓人懷疑,
海洋卻忽然間失去了水路。
傳播藝術的責任需要有公正的人等,
鉆研堅持到底,用盡自己的才能。
一生中師長和朋友們的意義,
并不僅僅是為了在雨中遮擋頭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克莊寫給西外趙知宗的作品,表達了一種對技藝的追求、對傳統的堅守和對師長友誼的感激之情。
首先,詩中描述了一種精湛的切割技藝,將其比喻為斬割,形容其精妙非凡,并且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汲取,使技藝更加新穎和出色。
接著,詩人以岱宗山和海洋作為隱喻,表達了對傳統的思考和質疑。岱宗山傳說中有神秘的腳趾,暗示了對古代傳統的懷疑和迷茫;而海洋失去水路的描述,則意味著傳統的變革和不斷開拓新的道路。
詩的后半部分強調了傳播藝術的責任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詩人認為,傳播技藝需要有公正和正直的人來擔當,只有通過不斷的鉆研和努力,才能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師長和朋友的感激之情,并強調了這種感激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形式,而是真正的心意和情感。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整首詩更富有人情味和情感共鳴。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精湛的表達技巧和富有哲理的隱喻,表達了對技藝的追求、對傳統的思考和質疑以及對師長友誼的感激,展現了作者的才思和情感。
“岱宗疑有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ī wài zhào zhī zōng
和西外趙知宗
jīn miào zhǎn rú shén, yuán shēn jí yù xīn.
斤妙斬如神,源深汲愈新。
dài zōng yí yǒu zhǐ, hǎi ruò hū wú jīn.
岱宗疑有趾,海若忽無津。
chuán yuǎn xū gōng děng, zuān jiān jǐn cǐ shēn.
傳遠須公等,鑽堅盡此身。
píng shēng shī yǒu yì, fēi wéi yǔ zhōng jīn.
平生師友意,非為雨中巾。
“岱宗疑有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