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墻上樹可曾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攀墻上樹可曾嗔”全詩
擊鮮偶羨鄰翁富,食淡因嫌舊主貧。
蛙跳階庭殊得意,鼠行幾案若無人。
籬間薄荷堪謀醉,何必區區慕細鱗。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失貓》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失貓》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飼養多年,貓已經很溫順,曾經攀上墻和樹,也未曾責怪過它。看到鄰居富家的美味食物,我心生羨慕,而對自己主人的簡單飯菜感到厭倦。青蛙在臺階上跳躍得意洋洋,老鼠在案幾上行走猶如無人之境。籬笆旁的薄荷草引發了我沉醉的遐想,何必對微小的魚兒如此崇拜呢。
詩意:
這首詩詞以失去了一只貓為背景,通過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對貓的描寫,表達了對寵物的喜愛和對它們的溫順性格的贊賞。詩人同時也暗示了人性的復雜性,人們往往對外界的誘惑心生羨慕,對原本的生活感到不滿足。最后,詩人通過薄荷和小魚的對比,表達了對于追求瑣碎物質欲望的批判,呼吁人們不要迷失在這些微不足道的欲望中。
賞析:
《失貓》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動物形象和景物描寫都具有鮮明的形象感,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對貓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寵物的喜愛和對溫順性格的贊賞,也暗示了人性的一面。詩人通過描寫青蛙跳躍和老鼠行走的場景,展示了生活中的平凡瑣事,以及人們對于外界事物的不滿足和羨慕。最后,詩人通過薄荷和小魚的對比,傳達了對于追求微小欲望的批判,呼吁人們保持理性和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寵物、生活瑣事和欲望追求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人生哲理。
“攀墻上樹可曾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māo
失貓
sì yǎng nián shēn xìng yǐ xún, pān qiáng shàng shù kě zēng chēn.
飼養年深性已馴,攀墻上樹可曾嗔。
jī xiān ǒu xiàn lín wēng fù, shí dàn yīn xián jiù zhǔ pín.
擊鮮偶羨鄰翁富,食淡因嫌舊主貧。
wā tiào jiē tíng shū dé yì, shǔ xíng jī àn ruò wú rén.
蛙跳階庭殊得意,鼠行幾案若無人。
lí jiān bò he kān móu zuì, hé bì qū qū mù xì lín.
籬間薄荷堪謀醉,何必區區慕細鱗。
“攀墻上樹可曾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