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怎么讀 嗔的意思

漢字 | 嗔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ㄣ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0 |
異體字 | 謓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5D4 |
其它編碼 | 五筆:kfhw 倉頡:rjbc 鄭碼:jelo 四角:64081 |
筆順編碼 | 25112251111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橫 撇 點 |
嗔字的意思
1.怒;生氣:嗔怒。似嗔非嗔。轉嗔為喜。
2.對人不滿;生人家的氣;怪罪:嗔怪。
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嗔
chēn ㄔㄣˉ
怒,生氣:嗔怒。嗔喝(hè ㄏㄜˋ)。嗔詬。嗔斥。嗔睨。對人不滿,怪罪:嗔著。嗔怪。嗔責。英語 be angry at, scold, rebuke
法語 se mettre en colère,se facher contre,s'irriter,s'indigner
嗔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嗔 chēn
〈動〉
(1) (形聲。從口,真聲。本義:發怒;生氣)
(2) 同本義。也作“謓” [get angry]
謓,恚也。——《說文》
(3) 字亦作嗔。又如:嗔怒(生氣;發怒);嗔怪(生氣怪罪)
(4) 責怪;埋怨 [blame;complain]。如:嗔道(怪道;怪不得);嗔色(不滿的臉色)
(5) 用同“謓”。睜大眼睛 [stare angrily]。如:嗔目
基本詞義
◎ 嗔 tián
〈形〉
(1) (形聲。從口,真聲。本義:盛大。同“闐”) 同“闐”。盛大 [grand]
嗔,盛氣也。從口,真聲。——《說文》
盛氣顛(嗔)實。——《禮記·玉藻》
(2) 另見 chēn
嗔字的辭典解釋
生氣、發怒。如:「嗔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丞相見長豫輒喜,見敬豫輒嗔。」
責怪、埋怨。唐·李賀〈野歌〉:「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紅樓夢· 第三二回》:「恐怕你的林妹妹聽見,又怪嗔我贊了寶姐姐。」
康熙字典解釋
嗔【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說文》盛氣也。《玉篇》聲也。引《詩》振旅嗔嗔。○按今《詩·小雅》本作闐闐。
又《廣韻》昌眞切《集韻》《韻會》《正韻》稱人切,??音?。《廣韻》本作瞋,怒也。《集韻》本作謓,亦作?。《韻會》嗔本音田,至唐聲尚如此,今俗則以爲瞋嫌字矣。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嗔【卷二】【口部】
盛氣也。從口眞聲。《詩》曰:“振旅嗔嗔。”待年切
說文解字注
(嗔)盛氣也。門部曰。闐、盛皃。聲義與此同。今毛詩振旅闐闐。許所據作嗔嗔。玉藻。盛氣顚實。注云。顚讀爲闐。盛身中之氣使之闐滿。孟子。塡然??之。是則聲同得相假借也。古音陳。今俗以爲謓恚字。從口。眞聲。待年切。十二部。詩曰。振旅嗔嗔。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