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帔悲交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葛帔悲交態”全詩
未論禽拜后,姑喜鯉趨庭。
葛帔悲交態,瑤環憶妙齡。
吾無施力處,遺恨托于銘。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挽鄭宣教》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鄭宣教》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傳嫡生樞府,
耽書肖肯亭。
未論禽拜后,
姑喜鯉趨庭。
葛帔悲交態,
瑤環憶妙齡。
吾無施力處,
遺恨托于銘。
詩意:
這首詩詞是一首挽詞,表達了對已故宣教的懷念之情。宣教是指鄭宣教,他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親近的人。詩詞以對宣教的哀思和思念之情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悲傷和遺憾。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練而含蓄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巧妙運用,表達了作者對宣教的感慨和懷念之情。
首節寫到了宣教的傳宗接代,他是家族的嫡傳子孫,承擔了家族的重任和責任。耽書肖肯亭,描繪了宣教專心致志地閱讀書籍的場景,體現了他對知識的追求和學識的廣博。
第二節寫到了宣教去世后的情景,未論禽拜后,姑喜鯉趨庭。禽拜指的是祭祀儀式,宣教去世后,親友們為他舉行祭祀。姑喜鯉趨庭,形容了來參加祭祀的親友們的哀傷之情。
第三節寫到了作者對宣教的記憶和思念,葛帔悲交態,瑤環憶妙齡。葛帔指的是宣教的衣巾,瑤環指的是宣教佩戴的玉環。這些形象化的描寫體現了作者對宣教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懷念。
最后一節寫到了作者自己的無能為力和心中的遺憾,吾無施力處,遺恨托于銘。作者無法挽回宣教的離去,內心充滿了遺憾和悲傷,只能將自己的思念和懷念寄托于詩詞之中,以銘記宣教的存在。
整首詩詞以哀思和思念為主題,通過描寫細膩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宣教的深深懷念和遺憾之情,展現了宋代人們對友誼和人生離別的感慨和思考。
“葛帔悲交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zhèng xuān jiào
挽鄭宣教
chuán dí shēng shū fǔ, dān shū xiào kěn tíng.
傳嫡生樞府,耽書肖肯亭。
wèi lùn qín bài hòu, gū xǐ lǐ qū tíng.
未論禽拜后,姑喜鯉趨庭。
gé pèi bēi jiāo tài, yáo huán yì miào líng.
葛帔悲交態,瑤環憶妙齡。
wú wú shī lì chù, yí hèn tuō yú míng.
吾無施力處,遺恨托于銘。
“葛帔悲交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