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相去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知相去近”全詩
定中觀有漏,言外證無生。
色界聊傳法,空門不用情。
欲知相去近,鐘鼓兩聞聲。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鄱陽大云寺一公房》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鄱陽大云寺一公房》
盡日陪游處,斜陽竹院清。
定中觀有漏,言外證無生。
色界聊傳法,空門不用情。
欲知相去近,鐘鼓兩聞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顧況在鄱陽大云寺中一所公房里度過的一天。白天,他一直陪伴在游玩的人們身邊,傍晚時分,斜陽照在竹院里,營造出一片寧靜清涼的氛圍。在冥想中,他觀察到了自己心中的煩憂和疑慮,在他的言語之外不再有疑問和質疑。他感受到自己身處于一片超越世俗的境界中,與色欲無關,只專注于傳授佛法,不用感情的紛擾。若想了解彼此相距的近遠,只需聽到鄱陽大云寺鐘鼓聲的同時,便能感受到。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清新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鄱陽大云寺度過的一天。通過描述景物和內心感受,詩人展示了自己對世俗的超脫和內心的寧靜。以“盡日陪游處”,“斜陽竹院清”描繪了一天中令人寧靜愉悅的時刻。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在冥想中觀察到的境界,自我證悟,從而達到了對無生的領悟。接下來的兩句“色界聊傳法,空門不用情”表達了詩人對于佛法教義的理解,以及對感情的超越。最后,以鐘鼓聲來表示彼此相距的近遠,以及身處的環境。整首詩雖然短小精煉,但充滿了禪宗的思想和對解脫的追求,給人以安寧和慰藉。
“欲知相去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ó yáng dà yún sì yī gōng fáng
鄱陽大云寺一公房
jǐn rì péi yóu chù, xié yáng zhú yuàn qīng.
盡日陪游處,斜陽竹院清。
dìng zhōng guān yǒu lòu, yán wài zhèng wú shēng.
定中觀有漏,言外證無生。
sè jiè liáo chuán fǎ, kōng mén bù yòng qíng.
色界聊傳法,空門不用情。
yù zhī xiāng qù jìn, zhōng gǔ liǎng wén shēng.
欲知相去近,鐘鼓兩聞聲。
“欲知相去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