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鐘山幾個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看鐘山幾個爭”全詩
有時寶向泥尋得,一片山無草敢生。
落日磬殘鄰寺閉,晴天牛上廢陵耕。
登臨不用深懷古,君看鐘山幾個爭。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雨華臺》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華臺》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的講壇在何處?
高臺依舊以雨華之名。
偶爾寶物埋入泥中尋得,
一片山崖無草敢生。
夕陽磬聲殘,鄰寺已關門,
晴天下,牛馱耕作廢陵田。
登臨此地無需懷古,
君看鐘山幾番爭天。
詩意:
《雨華臺》描繪了一個景象,揭示了歲月更迭中的變遷和人事不醒的感慨。詩人回憶起過去的講壇,雖然講壇所在的高臺依然以"雨華"的名字存在,但已經不再有昔日的講師。有時候,寶物會埋在泥土中被發現,而一片山崖上卻沒有生長著任何草木。夕陽漸漸西下,鄰近的寺廟敲響的磬聲漸漸減弱,門已關閉,而在晴朗的天空下,一頭牛卻馱著犁耕作廢陵的田地。詩人表達了登臨此地不必過多懷古之情,而請君仔細觀看鐘山,幾經爭斗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和社會現象的畫面,展現了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無情。通過對高臺、泥土、山崖、夕陽、寺廟和廢陵等元素的描寫,詩人呈現了一種寂寥和沉寂的氛圍。詩中的雨華臺象征著過去的輝煌,而現在只剩下了名字的殘留。寶物被埋在泥土中,寓意著珍寶被埋沒,而草木不生的山崖則映襯出人事已非、時過境遷的感慨。夕陽下鄰近的寺廟的磬聲漸漸減弱,關門寂靜,而一頭牛在廢陵的田地上勞作,表現出社會的廢棄和冷落。最后,詩人以鐘山幾番爭天來表達對歷史變遷的思考,詩人并不要求讀者懷舊,而是希望讀者能夠仔細觀察,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世事的更迭。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以景物的描繪和寓意的象征,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哀嘆以及對歷史的思考。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對歷史的思考,同時也引導讀者思考自己對時間和歷史的態度。
“君看鐘山幾個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huá tái
雨華臺
xī rì jiǎng shī hé chǔ zài, gāo tái yóu yǐ yǔ huá míng.
昔日講師何處在,高臺猶以雨華名。
yǒu shí bǎo xiàng ní xún dé, yī piàn shān wú cǎo gǎn shēng.
有時寶向泥尋得,一片山無草敢生。
luò rì qìng cán lín sì bì, qíng tiān niú shàng fèi líng gēng.
落日磬殘鄰寺閉,晴天牛上廢陵耕。
dēng lín bù yòng shēn huái gǔ, jūn kàn zhōng shān jǐ gè zhēng.
登臨不用深懷古,君看鐘山幾個爭。
“君看鐘山幾個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