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螬食李何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螬食李何妨”全詩
苦淡誰知味,某鮮或腐腸。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瓜李》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瓜李》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蠅及瓜勿啖,
螬食李何妨。
苦淡誰知味,
某鮮或腐腸。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蠅和螬(一種害蟲)在瓜和李上的行為,表達了作者對人們對于食物的選擇和品味的思考。作者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人們對于食物的偏好和對于食物的價值判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描述,引發了對于人們對于食物的選擇和品味的思考。首先,作者提到"蠅及瓜勿啖",意味著蠅雖然接觸到瓜,但人們不愿意吃;接著提到"螬食李何妨",表明即使螬在吃李,也不會對人們有太大的影響。這些描述傳達了作者對于人們對于食物的挑剔和偏好的觀察。
接下來的兩句"苦淡誰知味,某鮮或腐腸"則進一步強調了人們對于食物的價值判斷和個人口味的差異。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即苦和淡的食物只有親自嘗試才能真正知道它們的味道。最后一句"某鮮或腐腸"則表明了人們對于食物的好惡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喜歡新鮮的食物,而有些人則喜歡發酵的腸類食品。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描述,反映了人們對于食物的選擇、品味和價值觀的多樣性。它提醒人們在評判食物時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僅僅依據外表或傳統的標準,而是通過親身體驗來了解食物的真正價值。同時,這首詩詞也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暗示人們對于食物的挑剔和追求某種標準的偏執可能會限制他們對于美食的享受。
“螬食李何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 lǐ
瓜李
yíng jí guā wù dàn, cáo shí lǐ hé fáng.
蠅及瓜勿啖,螬食李何妨。
kǔ dàn shéi zhī wèi, mǒu xiān huò fǔ cháng.
苦淡誰知味,某鮮或腐腸。
“螬食李何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