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致羔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心致羔雁”全詩
無心致羔雁,有分上麒麟。
氈帽環吾境,綸巾賴此人。
晉朝陶庾輩,豈必靠江神。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送葉制參》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葉制參》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聞說秋防急,安危寄閫臣。
無心致羔雁,有分上麒麟。
氈帽環吾境,綸巾賴此人。
晉朝陶庾輩,豈必靠江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朝政之事的關切和思考,以及對朝廷中的官員們的期望和寄托。作者通過描述秋天緊急防備的消息傳來,表達了他對國家安危的擔憂,將自己對朝廷的忠誠寄托于閫臣(指官員)。他認為自己無法以無心的態度對待國家大事,就像不能以輕率的心態對待高貴的雁和神獸(羔雁和麒麟)。作者以氈帽和綸巾來象征自己的境況,表示他所依賴的是自己的才能和品德。最后,他引用了晉朝陶庾的事例,暗示了他不依賴于超自然的神力,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來為國家做貢獻。
賞析:
《送葉制參》通過表達作者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朝廷官員的期望,展現了他對忠誠、責任和自力更生的價值觀。詩中運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將羔雁和麒麟作為象征,強調了對國家大事的認真態度。同時,通過對自己氈帽和綸巾的描述,傳遞出作者自強不息、依靠自己才能的信念。最后,引用晉朝陶庾的事例,突出了作者對自己的擔當和不依賴神力的態度,呼應了宋代士人崇尚實干和自力更生的精神。
整首詩詞情感平實,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和期望,同時展示了他對個人責任和自主努力的重視。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通過比喻和意象的運用,給人以深思和啟示,體現了宋代士人的社會觀和價值觀。
“無心致羔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è zhì cān
送葉制參
wén shuō qiū fáng jí, ān wēi jì kǔn chén.
聞說秋防急,安危寄閫臣。
wú xīn zhì gāo yàn, yǒu fèn shàng qí lín.
無心致羔雁,有分上麒麟。
zhān mào huán wú jìng, guān jīn lài cǐ rén.
氈帽環吾境,綸巾賴此人。
jìn cháo táo yǔ bèi, qǐ bì kào jiāng shén.
晉朝陶庾輩,豈必靠江神。
“無心致羔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