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由中府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國由中府令”全詩
國由中府令,帝在望夷宮。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一百首·趙高》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一百首·趙高》是宋代詩人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歸自沙丘后,因專定策功。
國由中府令,帝在望夷宮。
詩意解讀: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歷史典故,涉及到趙高,他是秦朝時期的一個權臣。詩人劉克莊通過這首詩表達了自己對權力和政治的思考。
趙高是秦始皇時期的宰相,他在秦始皇東巡時擔任中府令,負責管理國家的中央財政。詩詞開篇的"歸自沙丘后"指的是趙高從一次征戰歸來后。他因為在戰爭中表現出色,被任命為中央財政的管理者。
"因專定策功"表明趙高因為他在管理財政方面的才能和功績而得到了賞識和信任。他的專業能力使得他能夠有效地處理國家財政事務,為秦朝的發展做出貢獻。
"國由中府令,帝在望夷宮"這句話揭示了趙高在政權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他作為中央財政的管理者,對國家的經濟命脈有著重要的掌控權。而"帝在望夷宮"則表明皇帝在遠離中央、處于觀望的位置,這可能暗示了趙高對政權的掌控和自身權勢的增長。
賞析: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權力和政治的思考。趙高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在秦朝的政治舞臺上崛起并擔任重要職務,但最終他的權力使他沉溺于背叛和陰謀,最終遭到了滅頂之災。
這首詩詞中,詩人通過描述趙高在權力之路上的成功和地位的提升,暗示了權力的吸引力和對個人的誘惑。然而,趙高最終的命運也顯示了權力的腐敗和權謀的危險性。詩人通過這種方式,對權力進行了一種深入的思考和警示。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意味深長的文字,揭示了權力和政治的復雜性,以及在追逐權力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和陷阱。它提醒人們在權力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警惕權力的腐化和自身的局限性。
“國由中府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zhào gāo
雜詠一百首·趙高
guī zì shā qiū hòu, yīn zhuān dìng cè gōng.
歸自沙丘后,因專定策功。
guó yóu zhōng fǔ lìng, dì zài wàng yí gōng.
國由中府令,帝在望夷宮。
“國由中府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