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拙政久猶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知拙政久猶思”全詩
旄倪欲見葉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
爭勸令君持酒盞,不容老子閉車帷。
誰言俗薄今非古,我與斯民各秉彝。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過建陽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建陽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上重來兩鬢絲,
豈知拙政久猶思。
旄倪欲見葉公面,
香火共存朱邑祠。
爭勸令君持酒盞,
不容老子閉車帷。
誰言俗薄今非古,
我與斯民各秉彝。
譯文:
再次來到溪邊,鬢發已有些斑白,
怎知我這笨拙的政績,久久仍在思念著。
希望旗倪能夠見到葉公的面容,
祭拜朱邑的祠堂,共享香火之源。
勸你拿起酒杯暢飲,
不要阻擋老子閉上車帷。
有誰說今天的社會浮躁不堪,已經不同于古時,
我與這些人民都秉持著同樣的尺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克莊在經過建陽后的感慨所寫。劉克莊曾任官,但他對自己的政績并不滿意,他用自己的鬢發已有斑白的事實來暗示自己已經歷了一段時間。他在詩中表達了對過去的思念和對改進現狀的渴望。
詩中提到旗倪和葉公,旗倪是指旗倪山,傳說中的道教圣地,葉公指的是葉玠,南宋末年的官員,以清廉著稱。劉克莊希望能夠親眼見到葉公的風采,也許是希望能夠從葉公身上汲取一些為官的道德和責任感。
詩中還提到了朱邑祠,朱邑是宋代時期的宰相,他在任期間非常重視教育和文化,修建了許多學校和書院。劉克莊希望朱邑的香火能夠長存,也就是希望朱邑的精神能夠代代傳承。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劉克莊對時代的看法。他勸誡君子要拿起酒杯暢飲,不要被瑣事所困擾,也不要被功名所束縛。他認為今天的社會雖然浮躁,但人們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并沒有改變,他與人民都秉持著同樣的尺度,即追求真理、公正和道德。
整首詩抒發了劉克莊對自己政績的不滿和對時代的思考,同時表達了他對葉公、朱邑這些德政明君的敬仰,以及他對人民的理解和共情。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人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政治理想的追求。
“豈知拙政久猶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jiàn yáng èr shǒu
過建陽二首
xī shàng chóng lái liǎng bìn sī, qǐ zhī zhuō zhèng jiǔ yóu sī.
溪上重來兩鬢絲,豈知拙政久猶思。
mào ní yù jiàn yè gōng miàn, xiāng huǒ gòng cún zhū yì cí.
旄倪欲見葉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
zhēng quàn lìng jūn chí jiǔ zhǎn, bù róng lǎo zi bì chē wéi.
爭勸令君持酒盞,不容老子閉車帷。
shuí yán sú báo jīn fēi gǔ, wǒ yǔ sī mín gè bǐng yí.
誰言俗薄今非古,我與斯民各秉彝。
“豈知拙政久猶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