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瘠且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為瘠且瘥”全詩
偶嘆氣亦絕,未慟血先沱。
淚落入口少,不如出眼多。
安得常病軀,不為瘠且瘥。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哭詩六章》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詩六章》是宋代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歌憂思多,
早晨時我心中充滿憂思,
暮歌無奈何。
晚上時我無法抑制內心的無奈。
偶嘆氣亦絕,
偶爾嘆氣,
但也無法解脫心中的絕望。
未慟血先沱。
還沒有哭泣,眼淚已經流下來。
淚落入口少,
淚水掉進嘴里的卻很少,
不如出眼多。
不如從眼睛中流出的多。
安得常病軀,
我多希望自己時常身體不適,
不為瘠且瘥。
這樣就不會又瘦又病了。
詩意和賞析:
《哭詩六章》是一首表達了詩人內心孤寂、憂思和無奈的詩詞。詩人在朝歌(早晨)時就感到憂慮重重,心中的思慮無法擺脫,到了暮歌(晚上)時更是無法抑制內心的無奈之情。他偶爾嘆氣,但這嘆息也無法解脫他心中的絕望。詩人描述了眼淚掉進嘴里的情景,暗示他內心的痛苦和無法言說的苦悶。他認為眼淚從眼睛中流出來更多,說明他內心的痛苦和悲傷無法控制。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常年身體不適的渴望,希望通過身體的疾病來逃避現實的痛苦和瘦弱。整首詩詞通過詩人真實而深刻的感受,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憂傷和無奈,展現了對生活困境的反思和詩人的心靈吶喊。
“不為瘠且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shī liù zhāng
哭詩六章
zhāo gē yōu sī duō, mù gē wú nài hé.
朝歌憂思多,暮歌無奈何。
ǒu tàn qì yì jué, wèi tòng xuè xiān tuó.
偶嘆氣亦絕,未慟血先沱。
lèi luò rù kǒu shǎo, bù rú chū yǎn duō.
淚落入口少,不如出眼多。
ān dé cháng bìng qū, bù wéi jí qiě chài.
安得常病軀,不為瘠且瘥。
“不為瘠且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