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則奈之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然則奈之何”全詩
一鼠下縋缶。
一鼠上銜尾。
前鼠以之跌,後鼠以之死。
鼠死何足噫,夫人才可悲。
平地把手笑,乘崖撥足擠。
賊防易為力,壯楗完墻籬。
交防難為人,笑面惡肝脾。
前日信其是,今日悟其非。
安得先知明,有如灼火龜。
然則奈之何,期子同吁戲。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交難贈杜漸》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交難贈杜漸》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兩只老鼠商議如何解渴,決定一起去喝水。一只老鼠從缶里下去。一只老鼠咬住尾巴上去。前面的老鼠被它絆倒,后面的老鼠因此而死。老鼠的死有什么好惋惜的,只有人才值得悲哀。平地上的人看到了卻笑了,倚崖的人卻掀腳擠壓。防賊容易得力,修壯楗完善圍墻。防備人際交往卻難,笑臉掩飾內心的惡意。前幾天還以為他是好人,今天才恍然悟出他的真面目。要是能預知未來,就像照亮黑暗的火龜一樣。然而如何呢?期望子女共同嬉戲。
詩意:
《交難贈杜漸》通過描繪兩只老鼠的故事,展現了人際交往中的復雜性和難度。詩中的老鼠象征人際關系中的兩個角色,它們通過互動和協作來解決問題,但最終卻因為內部的矛盾而自相殘殺。詩人通過這個寓言故事,表達了對人際關系中偽善、欺騙和背叛的深刻認識,以及對真誠、信任和理解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寓言故事,以及對人際交往的深刻思考,展示了王令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觀點。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老鼠之間的互動,暗喻了現實生活中人們之間的復雜關系和互動。詩人通過對老鼠的描寫,將人性中的善惡、真假進行了巧妙的象征,同時表達了對人際交往中真誠和信任的渴望。
詩詞中的一些意象如平地、倚崖、修壯楗等,通過對景物的描繪,進一步突出了人際交往中的曲折和困難。詩人以幽默的口吻揭示了人際關系中的一些現實問題,通過對笑臉和惡肝脾的對比,傳達了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真實性的呼喚。最后幾句表達了對未來的渴望和對理解、和諧的向往。
總體上,《交難贈杜漸》以故事性的方式,通過對老鼠寓言的運用,刻畫了人際交往中的復雜性和難度,表達了對真誠、信任和理解的渴望。這首詩詞以幽默的口吻,寓意深遠,給人以深思。
“然則奈之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nán zèng dù jiàn
交難贈杜漸
liǎng shǔ gòng móu kě, xiāng yǐn qī rù shuǐ.
兩鼠共謀渴,相飲期入水。
yī shǔ xià zhuì fǒu.
一鼠下縋缶。
yī shǔ shàng xián wěi.
一鼠上銜尾。
qián shǔ yǐ zhī diē, hòu shǔ yǐ zhī sǐ.
前鼠以之跌,後鼠以之死。
shǔ sǐ hé zú yī, fū rén cái kě bēi.
鼠死何足噫,夫人才可悲。
píng dì bǎ shǒu xiào, chéng yá bō zú jǐ.
平地把手笑,乘崖撥足擠。
zéi fáng yì wéi lì, zhuàng jiàn wán qiáng lí.
賊防易為力,壯楗完墻籬。
jiāo fáng nán wéi rén, xiào miàn è gān pí.
交防難為人,笑面惡肝脾。
qián rì xìn qí shì, jīn rì wù qí fēi.
前日信其是,今日悟其非。
ān dé xiān zhī míng, yǒu rú zhuó huǒ guī.
安得先知明,有如灼火龜。
rán zé nài zhī hé, qī zi tóng xū xì.
然則奈之何,期子同吁戲。
“然則奈之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