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以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適以駕”全詩
廄我乘馬,不適以駕。
同彼乘駒,亦食以芻。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翩翩弓之張兮詩三章寄王介甫》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翩翩弓之張兮詩三章寄王介甫》是宋代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翩翩弓之觩兮,其亦弛則橐兮。
廄我乘馬,不適以駕。
同彼乘駒,亦食以芻。
詩詞的中文譯文:
輕盈的弓弦啊,緊繃時充滿激情,松弛時又如吹奏的簫。
我駕著我的馬匹,卻無法乘坐它們。
就像那些駕馭著馬駒的人,也只能吃著它們食用的草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形容弓和馬的對比來表達思想感情。詩人王令通過描繪弓弦的不同狀態,抒發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當弓弦緊繃時,產生了激情和張力,如同吹奏起來的簫聲。而當弓弦松弛時,又如同簫聲停止,顯得安靜和平和。
接下來,詩人將自己和馬進行了對比。他駕馭著自己的馬匹,卻無法適應駕馭它們的感覺。這可能暗示他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無法駕馭自己的命運。同時,詩人提到那些駕馭馬駒的人,他們和馬駒一樣吃著草料。這種對比可能意味著他們受到了限制和束縛,無法享受更高級的待遇和生活。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王令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他通過弓和馬的形象,抒發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對生活的困惑和無奈。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引發讀者對自身處境和命運的思考。
“不適以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iān piān gōng zhī zhāng xī shī sān zhāng jì wáng jiè fǔ
翩翩弓之張兮詩三章寄王介甫
piān piān gōng zhī qiú xī, qí yì chí zé tuó xī.
翩翩弓之觩兮,其亦弛則橐兮。
jiù wǒ chéng mǎ, bù shì yǐ jià.
廄我乘馬,不適以駕。
tóng bǐ chéng jū, yì shí yǐ chú.
同彼乘駒,亦食以芻。
“不適以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