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伐一樗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伐一樗死”全詩
朝伐一樗死,暮伐千樗孽。
爾終不自謀,幾日不缺折。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五耒問斧》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五耒問斧》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中文譯文:
子斧誰爾為,
黑白大分別。
朝伐一樗死,
暮伐千樗孽。
爾終不自謀,
幾日不缺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王令所作,是《答問詩十二篇》中的第五篇,題目為《寄呈滿子權,其五耒問斧》。
詩中以對斧頭的問答形式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詩的開頭寫道:“子斧誰爾為,黑白大分別。”這里的“子斧”指的是斧頭,詩人通過問斧頭是誰制作的,強調了斧頭的重要性。接著,他說“黑白大分別”,指出斧頭的用途是明顯而不言自明的。斧頭的作用是砍伐木材,黑白大分別即是指斧頭能夠將木材從原始的狀態中分離出來。
接下來的兩句詩寫道:“朝伐一樗死,暮伐千樗孽。”這里,詩人通過對斧頭的使用進行了對比。白天使用斧頭砍伐一根粗大的木材,木材就會被砍倒,這是正常的使用。而晚上,使用斧頭砍伐成千上萬的細小木材,這就是斧頭的不正常使用,因為這樣的使用會使斧頭逐漸磨損。
最后兩句詩寫道:“爾終不自謀,幾日不缺折。”這里,詩人以斧頭的視角表達了斧頭的無法自主選擇的命運。斧頭沒有主觀能動性,它被用來伐木,無法自主選擇自己的用途。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抒發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人類處境的思索。
整首詩以簡練、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斧頭的深刻思考,同時也通過斧頭的形象,寓意了人類在命運面前的無能為力。詩意深邃,賞析起來引人深思。
“朝伐一樗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wèn shī shí èr piān jì chéng mǎn zǐ quán qí wǔ lěi wèn fǔ
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五耒問斧
zi fǔ shuí ěr wèi, hēi bái dà fēn bié.
子斧誰爾為,黑白大分別。
cháo fá yī chū sǐ, mù fá qiān chū niè.
朝伐一樗死,暮伐千樗孽。
ěr zhōng bù zì móu, jǐ rì bù quē zhé.
爾終不自謀,幾日不缺折。
“朝伐一樗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