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活諸孤賜最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活諸孤賜最多”全詩
能終末學生何幸,得活諸孤賜最多。
愧面未甘徒已矣,報心全寄命如何。
須知下客終思用,不必時時強鋏歌。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謝束丈》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束丈》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謝束丈》
我喜歡赴西招待,但常常出錯。
我自愧愚鄙,沒有其他能耐。
能夠最終成為學生,真是多么幸運,
得到許多賜予孤兒的恩寵。
我感到慚愧,但已經無能為力,
我把一切都寄托在命運之上。
必須知道,待在底層的客人仍然有用,
并非必須時時強調我的歌頌。
詩意和賞析:
《謝束丈》是一首自謙和感恩的詩詞。王令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深的自卑感和對命運的依賴,同時也表現出對得到機會和恩典的感激之情。
詩的開頭,王令提到自己喜歡赴西招待,但常常失敗,出現錯誤。這可能指的是他在事業或生活中經歷了一些挫折和困難。他自謙稱自己愚鄙,意識到自己沒有其他的才能或能耐。
然而,王令也意識到自己還是有所得的。他稱自己幸運地成為了學生,得到了許多賜予孤兒的恩寵。這里的“學生”可能指的是在學術或文化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而“賜予孤兒的恩寵”則可能指的是他得到了一些福利或機會,使他能夠在社會上有所發展。
接著,王令表達了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和對命運的依賴。他感到慚愧,但已經無能為力,將一切都寄托在命運之上。這表明他對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感到懷疑,同時也意味著他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順從其中。
最后,王令提到下層社會的人仍然有價值,不必時時強調自己的歌頌。這可能是他對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價值觀的一種認識,他鼓勵自己和其他人不要過于自負或自卑,而是要履行自己的職責,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總的來說,《謝束丈》表達了王令對自己能力的謙遜和對命運的感恩之情。他在詩中提醒人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不要過于自負或自卑,而是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社會做出貢獻。
“得活諸孤賜最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shù zhàng
謝束丈
xǐ fù xī zhāo zú lǚ cuō, zì cán yú bǐ qǔ wú tā.
喜赴西招足屢蹉,自慚愚鄙取無他。
néng zhōng mò xué shēng hé xìng, dé huó zhū gū cì zuì duō.
能終末學生何幸,得活諸孤賜最多。
kuì miàn wèi gān tú yǐ yǐ, bào xīn quán jì mìng rú hé.
愧面未甘徒已矣,報心全寄命如何。
xū zhī xià kè zhōng sī yòng, bù bì shí shí qiáng jiá gē.
須知下客終思用,不必時時強鋏歌。
“得活諸孤賜最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