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怎么讀 賜的意思

漢字 | 賜 |
---|---|
讀音 |
|
注音 | ㄘˋ |
部首 | [貝] 貝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8 |
異體字 | 賜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賜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D50 |
其它編碼 | 五筆:mjqr 倉頡:boaph 鄭碼:loro 四角:76827 |
筆順編碼 | 253425113533 |
筆順筆畫 | 丨フノ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撇 點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撇 |
賜字的意思
1.舊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把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賜予。
2.敬辭,用于別人對自己的指示、光顧、答復等:賜教。賜顧。請即賜復。
3.敬辭,指別人給的東西或好處:厚賜受之有愧。
賜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賜
(賜)
cì ㄘˋ
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賜予。賜死。賞賜。恩賜。敬辭:請賜教。希賜函。賞給的東西,給予的好處:厚賜。受賜良多。英語 give, bestow favors; appoint
德語 erlauben; gestatten; gew?hren (V)
法語 accorder,conférer
賜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賜
賜 cì
〈動〉
(1) (形聲。從貝,易聲。從“貝”,表示與錢財有關。本義:賞賜)
(2) 給予;上給予下 [bestow;grant]
賜,予也。——《說文》
上予下曰賜。——《正字通》
長者賜,少者賤者不敢辭。——《禮記·曲禮》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樂府詩集·木蘭詩》
大王及宗室所賜幣帛,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劉向《列女傳·趙將括母》
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左傳》
(3) 又如:賜光(賞臉,賞光);賜環(將放逐之臣赦罪召還);賜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賜田(君主所賜予的田地);賜官(賜予設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權力)
(4) 請給 [please]。如:賜函;賜示
賜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賜【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註》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
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註》賜,猶惠也。
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又姓。《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正字通》俗作??,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賜【卷六】【貝部】
予也。從貝易聲。斯義切
說文解字注
(賜)予也。釋詁。賚貢錫畀予況賜也。七字轉注。凡經傳云錫者、賜之假借也。公羊傳曰。錫者何。賜也。賜者、與之通稱。禹貢。納錫大龜。乃下與上之詞。又玉藻言賜君子、與小人者、別言之。統言則不別也。方言曰。賜、盡也。此借賜爲澌。澌、盡也。盡之字俗作儩。從貝。易聲。斯義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