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還留後世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史還留後世稀”全詩
薦口不加張柬老,明朝竟放孔戣歸。
黃堂合有遺思在,青史還留後世稀。
此去江湖見鷗鳥,為言今合信無機。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代人送常州致仕張待制》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代人送常州致仕張待制》是宋代王令所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貪進退適全宜,
上印飛書劇去翬。
薦口不加張柬老,
明朝竟放孔戣歸。
黃堂合有遺思在,
青史還留后世稀。
此去江湖見鷗鳥,
為言今合信無機。
詩意:
這首詩是王令為送別張待制的詩作。詩中表達了對張待制退休的祝福和感慨。王令認為張待制在進退之間心思周全,適合退休。他希望張待制的去職能夠得到上級的批準,使得他的退休能夠順利進行。然而,明朝政府卻竟然將張待制放逐回家。盡管如此,王令相信張待制仍然會保持思考和學習的心態,他的智慧和才學將會留在黃堂(指張待制的書齋)中,成為后世的 rare 珍貴之物。王令表示,他們今后在江湖上再見面,將會看到自由自在的鷗鳥,但是目前對于政治和官場的言論卻無法自由表達。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對張待制的敬意和遺憾。王令通過詩中的表述,展現了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和對清廉官員的推崇。詩中的"心貪進退適全宜"表明了張待制在進退之間的取舍上沒有私心雜念,表現出他的高尚品德。"上印飛書劇去翬"形象地描繪了王令希望信函能夠飛快地送達上級,并得到批準的場景。然而,詩的結尾卻表達了對政治現實的失望,明朝政府竟然將張待制放逐回家。盡管如此,王令仍然對張待制的才學和智慧充滿信心,相信他的價值會被后世所珍視。整首詩描繪了王令對官場的不滿和對清廉官員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政治環境下的無奈和悲憤之情。
“青史還留後世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rén sòng cháng zhōu zhì shì zhāng dài zhì
代人送常州致仕張待制
xīn tān jìn tuì shì quán yí, shàng yìn fēi shū jù qù huī.
心貪進退適全宜,上印飛書劇去翬。
jiàn kǒu bù jiā zhāng jiǎn lǎo, míng cháo jìng fàng kǒng kuí guī.
薦口不加張柬老,明朝竟放孔戣歸。
huáng táng hé yǒu yí sī zài, qīng shǐ hái liú hòu shì xī.
黃堂合有遺思在,青史還留後世稀。
cǐ qù jiāng hú jiàn ōu niǎo, wèi yán jīn hé xìn wú jī.
此去江湖見鷗鳥,為言今合信無機。
“青史還留後世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