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思破塵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思破塵懶”全詩
山銜日入深,云佇星出緩。
涂昏歸鞍長,林近去翎短。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
南城岌高躋,近野匝四坦。
來期遐思舒,暮云所見罕。
星星颭風燈,歷歷吹月琯。
靜樂遺世喧,清思破塵懶。
心通江海浮,氣寒天地滿。
茲興將誰同,兒輩未宜筭。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暮行》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王令。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暮行》的中文譯文如下:
晴煙去人高,暮色上天半。
山銜日入深,云佇星出緩。
涂昏歸鞍長,林近去翎短。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
南城岌高躋,近野匝四坦。
來期遐思舒,暮云所見罕。
星星颭風燈,歷歷吹月琯。
靜樂遺世喧,清思破塵懶。
心通江海浮,氣寒天地滿。
茲興將誰同,兒輩未宜筭。
詩意和賞析:
《暮行》描繪了作者在黃昏時分的行走景象,以及他內心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詩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兩句“晴煙去人高,暮色上天半”描繪了天空中的晴朗景象和夕陽的余輝,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接著,詩人通過描繪山脈、云彩和星星等元素,將自然景色與人的行走相結合,表現出一種寧靜而悠閑的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繼續運用自然景物來抒發作者的情感。作者描述了星星搖曳的風燈和月亮的明亮,將寧靜與美麗的景象融入到詩中。作者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喧囂塵世的追求寧靜和思考的態度。
最后兩句“心通江海浮,氣寒天地滿。茲興將誰同,兒輩未宜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內心感悟的思考。作者認為自己的心靈可以與江海相通,內心的思想博大而開闊,而周圍的環境則顯得冷漠而狹隘。作者對于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感到獨特,他在最后兩句中表示這種思考并不適合年輕一代。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景物和抒發內心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寧靜、清靜和思考的向往。此詩具有寫景與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既展示了自然美景,又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一種閑適、恬靜的感受。
“清思破塵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xíng
暮行
qíng yān qù rén gāo, mù sè shàng tiān bàn.
晴煙去人高,暮色上天半。
shān xián rì rù shēn, yún zhù xīng chū huǎn.
山銜日入深,云佇星出緩。
tú hūn guī ān zhǎng, lín jìn qù líng duǎn.
涂昏歸鞍長,林近去翎短。
yōu yōu xiāo yǎn yōng, yǎn yǎn mù háng kuǎn.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
nán chéng jí gāo jī, jìn yě zā sì tǎn.
南城岌高躋,近野匝四坦。
lái qī xiá sī shū, mù yún suǒ jiàn hǎn.
來期遐思舒,暮云所見罕。
xīng xīng zhǎn fēng dēng, lì lì chuī yuè guǎn.
星星颭風燈,歷歷吹月琯。
jìng lè yí shì xuān, qīng sī pò chén lǎn.
靜樂遺世喧,清思破塵懶。
xīn tōng jiāng hǎi fú, qì hán tiān dì mǎn.
心通江海浮,氣寒天地滿。
zī xìng jiāng shuí tóng, ér bèi wèi yí suàn.
茲興將誰同,兒輩未宜筭。
“清思破塵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