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走俗塵無遠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浪走俗塵無遠到”全詩
浪走俗塵無遠到,不如嘉樹坐余涼。
已嫌風少難平暑,更被蟬饑取實腸。
夢到周公才我事,如何陶令說羲皇。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暑中懶出》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暑中懶出》是宋代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暑云無雨易飛揚,
旱日當天不可望。
浪走俗塵無遠到,
不如嘉樹坐余涼。
已嫌風少難平暑,
更被蟬饑取實腸。
夢到周公才我事,
如何陶令說羲皇。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酷熱的夏天中,作者寧愿懶散地待在家中,享受清涼的樹蔭,也不愿出門。詩中抒發了作者對于炎熱天氣的厭惡和對于清涼的向往之情。作者在夏天感到悶熱不堪,猶如云彩沒有雨水一樣輕易飄散,盼望旱日能有一絲涼風。然而,周圍的景物只是浮游于塵世之中,遠離了遙遠的涼爽。與其在外辛苦奔波,不如坐在樹下享受樹蔭的清涼。作者感嘆風吹得太少,無法平息炎熱,而蟬蟲因為饑餓而不斷叫喚,令人心煩意亂。在夢中,作者遇到了周公,渴望得到他的指點,希望能夠像陶淵明一樣,得到羲皇的賞識。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夏季炎熱的厭倦和對清涼的向往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倦怠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詩中的"暑云無雨易飛揚"和"已嫌風少難平暑"等形象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焦慮和無奈。最后兩句詩中的夢境,展示了詩人對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崇敬和向往,希望能夠獲得他們的指點和贊譽,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酷熱夏季的痛苦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給人以清新舒爽的感覺,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
“浪走俗塵無遠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zhōng lǎn chū
暑中懶出
shǔ yún wú yǔ yì fēi yáng, hàn rì dàng tiān bù kě wàng.
暑云無雨易飛揚,旱日當天不可望。
làng zǒu sú chén wú yuǎn dào, bù rú jiā shù zuò yú liáng.
浪走俗塵無遠到,不如嘉樹坐余涼。
yǐ xián fēng shǎo nán píng shǔ, gèng bèi chán jī qǔ shí cháng.
已嫌風少難平暑,更被蟬饑取實腸。
mèng dào zhōu gōng cái wǒ shì, rú hé táo lìng shuō xī huáng.
夢到周公才我事,如何陶令說羲皇。
“浪走俗塵無遠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