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嘆平時輕死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嘆平時輕死士”全詩
常嘆平時輕死士,未知誰手付天矛。
好將弓劍隨軍去,況是英雄得志秋。
若使班超終把筆,由來何路取封侯。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聞邕盜》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邕盜》是一首宋代王令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病中雙淚語前流,
藜藿無端肉食憂。
常嘆平時輕死士,
未知誰手付天矛。
好將弓劍隨軍去,
況是英雄得志秋。
若使班超終把筆,
由來何路取封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病中的詩人的心情。他在病榻上,雙眼淚水不停地流淌,他的憂慮來自于自己無法享受到豐盛的食物。他常常感嘆平常輕視那些為國捐軀的士兵,而誰又知道他們的敵人是誰,是什么樣的勇士使他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詩人希望能夠帶著弓箭和劍隨軍出征,特別是在戰勝敵人的英勇壯舉之后的秋天。最后,詩人提到了班超,他是西漢末年的名將,如果他能夠終有一天拿起筆桿,那么他將會走上什么樣的道路,成就何等的功業呢?
賞析:
這首詩詞表現了作者對于士兵們的敬佩和懷念之情。詩人在病榻上,思考著那些為國家而戰的勇士們,他們面對生死的抉擇,為國家付出了一切。詩人感嘆平時對這些士兵的輕視和忽略,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戰爭的痛苦和困惑。他希望自己能夠站在那些英勇士兵的行列中,為國家出征,斬敵立功。最后一句提到了班超,這是一個歷史上的名將,詩人希望能夠像他一樣取得卓越的成就,成為一位功業顯赫的豪杰。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病中心境,表達了對于士兵們的敬仰和對于戰爭的思考。詩人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對于忠誠、勇敢和英雄主義的追求。同時,作者通過提到班超這一歷史人物,也表達了自己對于功名和榮耀的向往。這首詩詞既展現了作者的個人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思潮。
“常嘆平時輕死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yōng dào
聞邕盜
bìng zhōng shuāng lèi yǔ qián liú, lí huò wú duān ròu shí yōu.
病中雙淚語前流,藜藿無端肉食憂。
cháng tàn píng shí qīng sǐ shì, wèi zhī shuí shǒu fù tiān máo.
常嘆平時輕死士,未知誰手付天矛。
hǎo jiāng gōng jiàn suí jūn qù, kuàng shì yīng xióng dé zhì qiū.
好將弓劍隨軍去,況是英雄得志秋。
ruò shǐ bān chāo zhōng bǎ bǐ, yóu lái hé lù qǔ fēng hóu.
若使班超終把筆,由來何路取封侯。
“常嘆平時輕死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