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折將奈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爾折將奈何”全詩
吾缺猶俟磨,爾折將奈何。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六斧問耒》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六斧問耒》是宋代王令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樗吾猶伐,
小樗何畏孽。
吾缺猶俟磨,
爾折將奈何。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令在回答滿子權的問題時寫的。詩中通過使用樗樹和斧頭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于自身和他人的自省和反思。樗樹是一種大樹,而斧頭則是用來砍伐樹木的工具。詩中的大樗和小樗分別代表著高貴與卑微、強大與渺小的對比。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樗樹和斧頭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于自身與他人的不同人生境遇的思考。大樗代表了高貴、強大的一方,而小樗則象征了卑微、渺小的一方。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自己作為大樗的自豪感和對小樗的不解。他在詩中說,大樗仍然會被砍伐,而小樗又有什么理由害怕被砍伐呢?作者認為自己還有不足之處,需要磨礪和修正,而對于其他人的缺點和錯誤,他則提出了疑問。
這首詩詞雖然簡短,卻通過對樗樹和斧頭的象征意義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自身和他人的思考。它表達了作者對于自身不足的反思和對他人處境的疑問,展示了作者的深思熟慮和哲學思維。整體上,這首詩詞給人以啟發和思考,引發讀者對于人生和價值觀的思考。
“爾折將奈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wèn shī shí èr piān jì chéng mǎn zǐ quán qí liù fǔ wèn lěi
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六斧問耒
dà chū wú yóu fá, xiǎo chū hé wèi niè.
大樗吾猶伐,小樗何畏孽。
wú quē yóu qí mó, ěr zhé jiāng nài hé.
吾缺猶俟磨,爾折將奈何。
“爾折將奈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