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鳳猶能飽有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待鳳猶能飽有余”全詩
高節欲令人盡見,枉枝何惜手親除。
臨川常可持為釣,待鳳猶能飽有余。
須看月明風勁夜,寒聲薄影滿茅居。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洗竹》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洗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去年春筍密相扶,
洗去心圖翠色疏。
高節欲令人盡見,
枉枝何惜手親除。
臨川常可持為釣,
待鳳猶能飽有余。
須看月明風勁夜,
寒聲薄影滿茅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洗竹過程中的情景和詩人的感悟。詩人在去年的春季,密密麻麻的竹筍相互支撐生長,現在經過洗滌,竹筍上的綠色變得稀疏。高高的竹節想讓人們完全看清,于是無用的枝條就毫不猶豫地被剪除。
詩中還描述了詩人常常拿著竹竿去臨川釣魚,即使等待的時間很長,但釣到的魚依然豐富充足。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在月明和風勁的夜晚,傾聽寒風的聲音,看著微弱的光影充滿茅屋。
這首詩通過對洗竹的描寫,表達了詩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對自然的感悟。詩中的洗竹可以被視為一種修身養性的隱喻,通過剔除瑕疵和無用的部分,使心靈變得更加純凈和清明。詩人通過觀察竹子的經歷,呼應了自然界中的美與道德的追求,以及對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的思考。最后兩句則展示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的和諧共處的向往,表達了對寧靜和自由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展示了王令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待鳳猶能飽有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zhú
洗竹
qù nián chūn sǔn mì xiāng fú, xǐ qù xīn tú cuì sè shū.
去年春筍密相扶,洗去心圖翠色疏。
gāo jié yù lìng rén jǐn jiàn, wǎng zhī hé xī shǒu qīn chú.
高節欲令人盡見,枉枝何惜手親除。
lín chuān cháng kě chí wèi diào, dài fèng yóu néng bǎo yǒu yú.
臨川常可持為釣,待鳳猶能飽有余。
xū kàn yuè míng fēng jìn yè, hán shēng báo yǐng mǎn máo jū.
須看月明風勁夜,寒聲薄影滿茅居。
“待鳳猶能飽有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