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濃陰六月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畝濃陰六月清”全詩
莫謂世材難見用,須知天意不徒生。
長蛟老蜃空中影,驟雨驚雷半夜聲。
卻笑五株喬岳下,肯將直節事秦嬴。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大松》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松》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尋瘦干三冬綠,
一畝濃陰六月清。
莫謂世材難見用,
須知天意不徒生。
長蛟老蜃空中影,
驟雨驚雷半夜聲。
卻笑五株喬岳下,
肯將直節事秦嬴。
詩意:
這首詩以大松樹為主題,通過描繪大松樹的形象和表達作者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堅定、自信和深思的情感。詩中大松樹瘦干高聳,長得十分高大,即使經歷了三個寒冬,仍然保持著翠綠的色彩。在六月的時候,大松樹的濃密陰影清涼宜人。
作者在詩中呼應了一種心態,即不要輕視世間人才,因為他們可能在某個時刻發揮重要作用。作者通過表達"莫謂世材難見用,須知天意不徒生",意味著世間的才能和智慧都有其價值和用途,人們應該明白,天意不會白白浪費。
詩中還涉及到了一些意象,比如長蛟和老蜃,它們都是神話中的巨大生物,象征著虛幻和不真實的事物。作者也提到了驟雨和驚雷,以及半夜的聲音,這些都增加了詩的戲劇性和張力。
最后,作者以一種幽默的口吻說笑地提到了五株大松樹,它們屹立在高山之上,不愿屈從于人們的權勢和利益。這表達了作者對堅持正直和原則的態度,暗示著大松樹對秦嬴(指秦始皇)不屈的精神。
賞析:
《大松》這首詩詞通過對大松樹形象的描繪,以及對世間才能與智慧的思考,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哲理。作者通過大松樹的形象,表達了堅定、自信和不屈的精神,象征著人們應該追求自己內心的真實和堅守自己的原則。
詩中的意象和對自然現象的描寫,增加了詩的生動性和藝術感。長蛟、老蜃、驟雨和驚雷等形象,為詩詞增添了戲劇性和張力,使讀者更能產生共鳴。
整體而言,《大松》這首詩詞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將大松樹與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相聯系,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畝濃陰六月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sōng
大松
shí xún shòu gàn sān dōng lǜ, yī mǔ nóng yīn liù yuè qīng.
十尋瘦干三冬綠,一畝濃陰六月清。
mò wèi shì cái nán jiàn yòng, xū zhī tiān yì bù tú shēng.
莫謂世材難見用,須知天意不徒生。
zhǎng jiāo lǎo shèn kōng zhōng yǐng, zhòu yǔ jīng léi bàn yè shēng.
長蛟老蜃空中影,驟雨驚雷半夜聲。
què xiào wǔ zhū qiáo yuè xià, kěn jiāng zhí jié shì qín yíng.
卻笑五株喬岳下,肯將直節事秦嬴。
“一畝濃陰六月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