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農手足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良農手足胝”全詩
歉歲糠糟絕,高門犬馬肥。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誰尸。
安得悠悠者,來同予一悲。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良農》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良農》是一首宋代王令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良農手足胝,老賈不親犁。
歉歲糠糟絕,高門犬馬肥。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誰尸。
安得悠悠者,來同予一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良好的農民與一個富貴人家之間的對比。詩人通過描寫農民的辛勤勞作和貧困的境況,以及富貴人家的奢華和舒適生活,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人生疑問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良農和富貴人家的比較,凸顯了社會階層的不平等和貧富差距。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具體分析:
1. 良農手足胝,老賈不親犁。
"良農手足胝"指的是農民手上因為長期勞作而形成的厚繭,強調了農民辛勤勞作的特點。而"老賈不親犁"則暗示了富貴人家不親自從事農業勞動,享受著勞動他人的成果。
2. 歉歲糠糟絕,高門犬馬肥。
"歉歲糠糟絕"描繪了農民在年成不好的情況下,只能以粗糧度日的困境。而"高門犬馬肥"則指的是富貴人家的狗馬都得到了充分的滋養,生活優裕。
3.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誰尸。
"天心"表示上天的心意,"不宜咎"指的是上天并不責怪農民的處境。而"人理自誰尸"則表達了對社會不公的疑問,質疑這種不公是否符合人類的道義和倫理。
4. 安得悠悠者,來同予一悲。
"安得悠悠者"暗示了詩人希望能夠與那些擁有安樂生活的人們共同感受悲哀。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平等現象的關注和對人性的思考。
通過對比農民和富貴人家的生活境況,這首詩詞呈現了社會階層的不平等以及貧富差距帶來的思考。詩人以農民的角度審視社會,表達了對社會不公的批判和對人性的疑問。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既揭示了社會的現實問題,又喚起了讀者對個體命運的思考和對社會公平的關注。
“良農手足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g nóng
良農
liáng nóng shǒu zú zhī, lǎo jiǎ bù qīn lí.
良農手足胝,老賈不親犁。
qiàn suì kāng zāo jué, gāo mén quǎn mǎ féi.
歉歲糠糟絕,高門犬馬肥。
tiān xīn bù yí jiù, rén lǐ zì shuí shī.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誰尸。
ān dé yōu yōu zhě, lái tóng yǔ yī bēi.
安得悠悠者,來同予一悲。
“良農手足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