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看來元了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丹桂看來元了了”全詩
氛埃未凈雨湔洗,陰翳小留風掃除。
丹桂看來元了了,白榆種得許疏疏。
一杯濁酒非難事,未有新詩報答渠。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露金波不可孤,
相瞻今夕定何如。
氛埃未凈雨湔洗,
陰翳小留風掃除。
丹桂看來元了了,
白榆種得許疏疏。
一杯濁酒非難事,
未有新詩報答渠。
詩意:
這是一首描繪八月十五夜月的詩詞。詩人曾幾借夜月之景,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自身創作的思考。他欣賞著夜空中的明亮月光,也在思考如何回報給給予他靈感的自然之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古人喜愛的八月十五夜月為題材,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創作的思考。下面對每一句進行賞析:
第一句:“玉露金波不可孤”,玉露指的是夜晚的露水,金波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詩人表達了夜晚的露水和明亮的月光相互輝映,不能孤獨存在的美好景象。
第二句:“相瞻今夕定何如”,詩人在問自己面對如此美景,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句:“氛埃未凈雨湔洗”,氛埃指的是空氣中的灰塵,雨湔洗表示雨水清洗。詩人認為空氣中的塵埃還沒有被雨水洗凈,還有一些陰暗的痕跡殘留。
第四句:“陰翳小留風掃除”,陰翳指的是陰暗的痕跡,小留指的是殘留。詩人希望微風能夠掃除殘留的陰暗,使景色更加明亮。
第五句:“丹桂看來元了了”,丹桂指的是代表吉祥和美好的桂花。詩人觀看著桂花,感受到了吉祥和美好。
第六句:“白榆種得許疏疏”,白榆指的是一種樹木,許疏疏表示樹木之間的稀疏。詩人看到了樹木之間的稀疏景象。
第七句:“一杯濁酒非難事”,詩人認為喝一杯濁酒并不困難,可以輕松做到。
最后一句:“未有新詩報答渠”,詩人思考著如何用一首新詩來回報給賦予他靈感的自然之美。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創作的思考。他通過描繪夜月之美,抒發自己的情感,并思考如何用詩歌來回報給予他啟示的自然之美。
“丹桂看來元了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uè shí wǔ yè yuè èr shǒu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yù lù jīn bō bù kě gū, xiāng zhān jīn xī dìng hé rú.
玉露金波不可孤,相瞻今夕定何如。
fēn āi wèi jìng yǔ jiān xǐ, yīn yì xiǎo liú fēng sǎo chú.
氛埃未凈雨湔洗,陰翳小留風掃除。
dān guì kàn lái yuán liǎo liǎo, bái yú zhǒng dé xǔ shū shū.
丹桂看來元了了,白榆種得許疏疏。
yī bēi zhuó jiǔ fēi nàn shì, wèi yǒu xīn shī bào dá qú.
一杯濁酒非難事,未有新詩報答渠。
“丹桂看來元了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