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得好詩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攜得好詩還”全詩
茅茨居不翦,蓬蓽晝常關。
傾蓋曾三徑,搖旌每數間。
猶欣龍閣老,攜得好詩還。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次劉千歲喜折仲古見過二首韻》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劉千歲喜折仲古見過二首韻》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門對分流水,窗橫別岸山。
茅茨居不翦,蓬蓽晝常關。
傾蓋曾三徑,搖旌每數間。
猶欣龍閣老,攜得好詩還。
詩意:
這首詩是曾幾寫給劉千歲的,以慶祝他回到仲古的家(劉千歲和仲古是兩個人的名字)。詩人描述了自己居住的環境,表達了對友人的祝賀,并表示自己愿意為他帶來好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居住環境和心情。首先,詩人通過“門對分流水,窗橫別岸山”來描繪他的住處,形象地展示了清澈的流水和壯麗的山景,給人一種寧靜和美麗的感覺。
接著,詩人用“茅茨居不翦,蓬蓽晝常關”來形容自己的居所。茅茨和蓬蓽都是簡陋的草屋,詩人表示自己不剪修草屋,也不開窗戶,意味著他專注于詩歌創作,與塵世繁忙隔絕,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描述了自己的行動。他說“傾蓋曾三徑,搖旌每數間”,意味著他曾多次去拜訪劉千歲,每次帶著自己的旌旗,表示他的尊敬和喜悅。
最后兩句“猶欣龍閣老,攜得好詩還”,表達了詩人對劉千歲的敬重和贊美,表示他愿意為他帶去好詩,并把好詩帶回來。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友人的祝賀,同時展示了他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蘊含著友情、自然和詩歌創作的主題,通過具象的描寫和抒發真摯的情感來打動讀者的心靈。
“攜得好詩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liú qiān suì xǐ zhé zhòng gǔ jiàn guò èr shǒu yùn
次劉千歲喜折仲古見過二首韻
mén duì fēn liú shuǐ, chuāng héng bié àn shān.
門對分流水,窗橫別岸山。
máo cí jū bù jiǎn, péng bì zhòu cháng guān.
茅茨居不翦,蓬蓽晝常關。
qīng gài céng sān jìng, yáo jīng měi shù jiān.
傾蓋曾三徑,搖旌每數間。
yóu xīn lóng gé lǎo, xié dé hǎo shī hái.
猶欣龍閣老,攜得好詩還。
“攜得好詩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