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菊庭蘭日夜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徑菊庭蘭日夜摧”全詩
香今政作依稀似,花乃能令頃刻開。
笑說巫陽真浪下,寄聲驛使未須來。
為君浮動黃昏月,挽取林逋句法回。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返魂梅》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返魂梅》
徑菊庭蘭日夜摧,
禪房未合有江梅。
香今政作依稀似,
花乃能令頃刻開。
笑說巫陽真浪下,
寄聲驛使未須來。
為君浮動黃昏月,
挽取林逋句法回。
中文譯文:
菊花和蘭花在庭院中日夜凋謝,
禪房未曾關閉就出現了江梅花。
它的芬芳現在仿佛是政治的象征,
花朵能夠迅速地開放。
我笑著說巫山的真相浮現,
不需要驛使來傳遞消息。
為了你,我讓黃昏的月亮漂浮不定,
引用林逋的句法來表達回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返魂梅》是宋代詩人曾幾所作,以描繪菊花、蘭花和江梅花的形象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政治與藝術之間微妙關系的思考。
詩中的菊花和蘭花象征著政治權力和文化藝術,它們在庭院中日夜凋謝,暗示著政治的不穩定和社會動蕩。然而,在禪房未曾關閉的情況下,江梅花突然出現,它的芬芳似乎成了政治權力的象征,具有一種政治意味。這表明了政治與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政治對文化的影響。
詩中的江梅花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它能夠在頃刻間開放,象征著文化藝術的力量和魅力,即使在動蕩的政治環境中仍然存在和繁榮。作者借江梅花抒發自己對文化力量的崇敬和贊美。
詩的最后兩句,作者笑著說巫山的真相浮現,寄聲驛使未須來。這里巫山可能指的是一種幻境或隱喻,作者認為真相并不需要通過特定的傳遞方式來表達,而是可以通過藝術、詩歌等方式來揭示和傳達。為了強調這一點,作者選擇了挽取林逋的句法回憶,以表達對藝術的追求和對文化傳統的承繼。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花卉、政治和藝術的關系,表達了作者對政治與文化之間微妙關系的思考和對文化力量的贊美。它既具有政治隱喻,又展現了藝術的魅力和對傳統的回憶,是一首意境深遠、富有思考的宋代詩作。
“徑菊庭蘭日夜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 hún méi
返魂梅
jìng jú tíng lán rì yè cuī, chán fáng wèi hé yǒu jiāng méi.
徑菊庭蘭日夜摧,禪房未合有江梅。
xiāng jīn zhèng zuò yī xī shì, huā nǎi néng lìng qǐng kè kāi.
香今政作依稀似,花乃能令頃刻開。
xiào shuō wū yáng zhēn làng xià, jì shēng yì shǐ wèi xū lái.
笑說巫陽真浪下,寄聲驛使未須來。
wèi jūn fú dòng huáng hūn yuè, wǎn qǔ lín bū jù fǎ huí.
為君浮動黃昏月,挽取林逋句法回。
“徑菊庭蘭日夜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